231 李玄机心中的孔明
冀州州府,李玄机的脸色如同猪肝。
想当初,为了防止诸葛亮与刘备碰面,他提前两年就派人守在诸葛亮家附近,一心想着把对方“请”回来,为曹操效力。
哪怕退一步讲,也绝不能让诸葛亮去投奔刘备!
可那些被派去蹲点的人,等得头顶都快长出蘑菇了,却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本来李玄机忙着北伐乌桓,后来又坐镇北方,渐渐都快把这事抛诸脑后了,结果诸葛亮突然就出山了。
李玄机见状,立刻修书一封,建议曹老板一旦有空,务必优先解决掉刘备!
毕竟立场不同,谁要是阻碍大一统的进程,都只有死路一条!
要知道,诸葛亮可是个恐怖至极的人物。
就拿后期蜀汉的局势来说,哪怕把张良复活,恐怕都无济于事,就连姜子牙见了都得摇头叹息!
究其根本,那就是蜀汉的有生力量都被刘备霍霍光了!
前期诸葛亮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优势,被刘备一波浪完了。
而且益州那地方,虽说贫穷,但内部势力斗争却异常激烈。
刘备一死,蜀地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好在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狠抓工作作风问题,这才硬生生把局面稳定下来。
稳定局面还不算完,诸葛亮还总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可每次都有人拖后腿,就连赵云都曾让诸葛亮栽过跟头。
即便面临如此困境,诸葛亮依旧把魏国压制得抬不起头。
据史料记载,后期蜀地人口仅有九十四万,与曹魏的综合国力之比几乎达到一比十!
在这种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对内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修订刑法、开凿水渠、选拔贤能、冶炼兵器、操练兵马、鼓励农耕,甚至还亲自带头耕织,将蜀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蜀国兵器短缺,诸葛亮就把盐铁经营权从世家手中收回,改由官府经营。
蜀国缺乏钱财货物,他便设立锦官,带头发展织锦业,使得蜀锦成为了当世通行的硬通货。
蜀国原本是个烂摊子,却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实现兵足粮丰,这足以彰显他的能力。
而且据记载,蜀国总兵力超过十万,这已然突破了冷兵器时代民兵数量的极限。
但百姓却并未因此承受过重的负担,可见诸葛亮对资源的调度已然达到了极致!
也正因如此,蜀国成为三国中民变最少的国家。
在对外战争方面,诸葛亮北伐打得曹魏几乎要迁都,司马懿更是为了避战,脸面都顾不上了。
而且司马懿还在占据人数优势、兵种优势和地利优势的情况下,派兵追击过诸葛亮,结果却被打得大败。
后来诸葛亮平定南蛮,一举为后世子孙带来了长达千年的南方安定,也让南蛮地区对华夏文明产生了认同感。
这也是华夏文明首次大规模辐射并教化南蛮地区。
当地百姓感念诸葛亮的威望与教化之功,发誓永世不反叛,愿为守护边疆出力!
前世李玄机第一次知晓此事,还以为是无稽之谈。
究竟是怎样超凡的人格魅力,才能让一个民族甘愿镇守边疆千年,始终坚守誓言?!
这可是一份跨越千年的约定啊!
所有的盟誓在这封书信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