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观念崩塌的荀彧(第2页)

当人们试图依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往往会感觉法律条文如同难以逾越的深渊,几乎找不到对受害者有利的条款。

但一旦损害到权贵哪怕一丁点儿利益,法律就如同天罗地网,让你无处遁形!

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越是趋近于完美,反而越让人感到可怕!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除非能召集全国最顶尖的智者共同参与,否则很难制定出一部相对完美的法典。

荀彧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他心里明白,李玄机所言句句在理。

然而,一直秉持“君子之心”的荀彧,一时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这其实很正常,许多事情表面上都会与仁义道德挂钩,但当揭开那层光鲜的外衣,往往会看到里面残酷的真相。

“文若,法律本身无法承载正义,但为官者却可以。我们不应强行给法律赋予某种意志。”

“不过在官员的选拔与要求上,我们依旧可以努力,不是吗?”

荀彧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抱歉,毅卿、伯宁,是我太过执着了。”

无论是李玄机还是满宠,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换做别人敢这样与满宠针锋相对,他肯定会骂对方虚伪。

但荀彧确实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其德行无可挑剔。

面对这样的荀彧,满宠也只能无奈苦笑。

等满宠离开后,李玄机从怀中掏出寿春、合肥传来的战报。

荀彧看过之后,表情变得十分复杂,同时心中产生了三个疑问:

第一,孙权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态,竟敢绕过合肥,直攻寿春的?

第二,攻打寿春时,为何只是只用人命去填,还用投石机砸墙,且只砸北墙?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战术策略?

第三,孙权又是如何在曹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成功逃回江东的?

要知道,从寿春到江东,少说也有四五百里的路程。

孙权竟只用五天时间,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躲避曹军的追捕,跑完五百多里路的?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说实话,不止荀彧对此感到好奇,李玄机同样满心疑惑!

难道孙权是找根绳子把自己绑在木头上,顺着水流一路漂回去的?

……

江东。

孙权休息些时日后,也终于恢复了精神。

当前大战在即,江东召集官员商讨对策。

周瑜先是对孙权行礼,然后又对四周抱拳,这才坐在孙权左首位。

而鲁肃和诸葛亮则坐在孙权的右首位。

孙权一拍桌案:“如今曹贼无故兴兵犯我边境,虎视眈眈,诸位可有退敌良策?尽可说来!”

话音一落,江东群臣中,除了周瑜麾下的猛将外,全部低头不语。

孙权一看,眉头紧皱,现在在做战前动员,世家代表好歹讲两句啊。

“张昭,你可有计?说与大家听听。”

昏昏欲睡的张昭听见孙权叫自己,开口便语出惊人。

“主公,昭有一计,可不废一兵一卒退百万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