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一 作品

第241章我们村里的孩子也能到学堂念书?(第2页)

叶秋漓没有隐瞒,“不是,我是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学堂,让王秀才过来教书,让我们村里的孩子不出村子就可以读书识字。”

婶子闻言,脸上是不赞同神色,“你这太不现实了,就那王秀才,一辈子也就是个秀才,他能怎么教孩子?

还用得着你这么兴师动众的专门建学堂?再说,就王景和那清高的样儿,他能出来教村里的孩子?”

叶秋漓皱眉看着眼前的妇人,真不愧是应了那句古话。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她不想再和妇人多说什么,反正又不是让她出钱,再说这学堂建起来也和他们没半点儿关系。

“婶子,我还忙着呢,就不和你多说了。”

说完就跑开了。

妇人自以为又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

赶忙往家里的方向跑。

很快,叶秋漓要在村里建学堂的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

桃源村新村民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

没有去修建水车那边帮忙的汉子,家里有孩子的,都自发地组织过来帮忙。

而桃源村原著村民,在听说叶秋漓那个小丫头要建学堂后,有些人则是当个笑话听。

而有些人则是把这件事记在心上。

真要是学堂建好,他们肯定会找夫子过来。

若是能把自家孩子也送去学堂,不说以后能当官,至少能读书识字,以后出去也好找差事。

可以说叶秋漓在村里建学堂这件事,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

王世华得知这件事后,也忍不住去现场凑了凑热闹。

桃源村挨着后山下面,可谓是热闹一片。

紧挨着一片的青砖瓦房,后面还有一处别墅庄园正在修建。

不远处的水车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修建学堂的地方,更是围了很多人看热闹。

还有一个大型的作坊,听说还很赚钱。

再看看他们原著村民住的地方,低矮破旧的茅草屋,

懒散不团结的村民,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看着欣欣向荣的村子,不由地在心里惊叹。

外人不知道的进来,或许还会把他们当成是逃荒过来的难民。

叶秋漓在人群中看见王世华的身影,笑着上前打招呼。

“王村长,你也过来了。”

王世华见叶秋漓笑容满面,自己一个当长辈的,自然不能太摆谱。

他回应,“嗯,听说你们这里要建学堂,所以我过来看看。”

叶秋漓看了看在忙活的工人,笑得意味深长。

“是啊,夫子我都找好了,就等着学堂建好,我们村里的孩子们就可以过来念书了。”

我们村里?

王世华心中一喜,那是不是他们那边的孩子也可以到学堂里念书?

叶秋漓没有把话说得明确,倒是给了王世华希望。

闲聊了几句,王世华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漓丫头,那我们能不能也把孩子送过来学堂里念书?”

叶秋漓唇角微扬,“可以啊,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只要家长愿意将孩子送过来,我相信夫子也是愿意教的。

就是这束脩······可能还得你们自己想办法。”

王世华心里疑惑,不是听说王景和不收束脩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