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商盟砺新程 破障向远方
靖康十三年的初春,安平海上贸易中转站笼罩在一片朦胧细雨中,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香料与海盐混杂的独特气息。全球商业联盟在经历了上一年的风波后,逐渐步入正轨,可新的问题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联盟内部,大宋主张以文化交流促进贸易,大食则强调商业利益优先,双方在联盟发展方向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园区研发的自动织布机投入使用后,引发了关于 “机器是否会取代人类劳作” 的伦理争议;而威尼斯商业同盟仍不甘心失败,开始在各地散布谣言,恶意抹黑安平联盟的商品质量。
一日清晨,林宇刚踏入县衙,就收到了大食方面传来的加急信件。信中言辞激烈,大食商人协会指责大宋在联盟事务中 “过度宣扬文化输出,忽视商业本质”,甚至威胁要削减对大宋商品的进口量。林宇眉头紧锁,还未及思索对策,负责文化贸易的官员匆匆赶来禀报:“大人,大食商人拒绝参加本月的‘丝路文化交流年’活动,他们说这纯粹是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宝儿正在新兴产业园区调研,却被一群手工织匠团团围住。为首的老织工拄着拐杖,声音颤抖中带着愤怒:“小姐,这些自动织布机一开,我们这些人的手艺就没用了!难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要被这些冷冰冰的机器给毁了?” 人群中,一名年轻织工也大声喊道:“听说这些机器还会伤着人,这样下去怎么行!” 抗议声此起彼伏,让原本有序的园区陷入一片混乱。
而在欧洲市场,威尼斯商业同盟雇佣的写手四处散播谣言,声称 “安平联盟的丝绸染料有毒,瓷器釉面含有害物质”。这些谣言如瘟疫般迅速蔓延,许多欧洲商人纷纷取消订单,安平县的丝绸庄和瓷器坊门前冷落,堆积如山的货物无人问津。
面对这三重危机,林宇紧急召集联盟核心成员、文化学者、技术专家以及商户代表,在安平城最大的议事厅召开会议。厅内气氛压抑,众人面色凝重。宝儿翻开手中的调研报告,率先打破沉默:“如今我们面临三个关键问题:联盟发展方向的分歧、新技术的伦理争议,还有恶意谣言的中伤。我们必须逐个击破,才能稳住局面。”
为化解联盟内部的理念分歧,宝儿提出 “双轨并行” 的发展策略。她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联盟发展研讨会”,邀请大宋的文人墨客、大食的商业巨擘、非洲东岸的部落首领等齐聚安平。在研讨会上,宝儿巧妙地引导各方交流。她先请大宋的书画大师现场挥毫泼墨,展示书画艺术的魅力,而后邀请大食商人分享他们在香料贸易中积累的财富故事。“文化是商业的灵魂,商业是文化的载体。” 宝儿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全场,“我们推广文化,能让商品更具价值;发展商业,也能为文化传播提供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经过数日的深入探讨,各方终于达成共识,同意在联盟框架下设立 “文化贸易专项基金”,既支持文化交流活动,也助力商业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