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白泽出山
嬴政对薪火盟的渗透与掌控,开始了。
他不再依赖单可能已被腐蚀的联络渠道,反而启用了暗中培养的线人。
通过线报、金钱收买、甚至设局试探,锁定那些与权贵仙门有勾结的长老。
一旦证据确凿,绝不姑息。
四年间,秦国境内的薪火盟经历了一场不为人知却深刻彻底的换血。
数名腐化高层被清除,大量中坚力量被嬴政所吸引,以格物之法,秘密宣誓效忠秦王。
允初在九天之上,看着那些曾经因私欲而扭曲的面孔在嬴政的雷霆手段下烟消云散。
“这肃清之举,虽染血腥,却也是新生之始。人性之欲,果然如跗骨之蛆……但愿这新火,能燃得长久些。”
通天笑了笑:“欲念难消,唯以规则与力量制衡。此子深谙此道,手段虽酷烈,却直指核心。”
允初随手召来一只鹂鸟,给鸟儿喂了颗灵果。
“去吧。”
鹂鸟绕着允初飞了一圈,便消失不见 。
通天:“去瀛洲岛?”
“嗯,白泽也该出山了。”
...
掌控了秦国境内的薪火盟,嬴政推动格物之术的发展再无掣肘。
他继续以修陵、祈福、制作祥瑞等名义,将大量资源投入骊山。
秦墨工匠用一种以树皮、麻头、破布为原料,经过蒸煮、舂捣、抄造、晾晒而成的轻薄纸张被成功研制出来。
纸的出现,迅速取代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帛书,首先在秦国的低级官吏文书传递、工坊图纸记录中使用。
嬴政严格控制核心工艺外流,却在国内大力推广,秦国文牍效率骤升,信息传递速度远超六国。
被嬴政请到骊山的农家学子,在相对优渥的环境和秦王支持下开始钻研轮作、选种、施肥之法。
同时,工坊制造出的新式曲辕犁、耧车、水车等省力高效的农具,由官府以“推广善政”之名,低价或租借给关中老秦人使用。
粮食产量在四年内有了显着提升,秦国仓禀渐丰。
纸张以及由格物工坊流出的少量精巧器物通过秦国的渠道,大量销往六国。
六国贵族为这些新奇便利之物趋之若鹜,秦国由此赚取了海量的粮食、布帛、铜铁甚至金银。
这些财富,一部分充实国库,支撑着嬴政庞大的格物计划和对军队的暗中加强,一部分则用于招揽人才和收买人心。
秦国日益显露的活力以及秦王嬴政虽然年少却日渐深沉的威仪,开始吸引天下目光。
法家、墨家、农家、兵家乃至一些不满现状的儒家、道家支脉的学子,纷纷西入函谷关。
他们或为施展抱负,或为研究秦国兴起的格物之学,开始入秦国。
咸阳城内的学馆、私邸,渐渐充满了各派辩难之声,思想在碰撞在这时,格外璀璨。
嬴政对此乐见其成,他需要这些智慧,更需要他们去开启更多民智。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在洪荒世界处于底层、生存艰难或寻求庇护的小型生灵,也感知到了秦国气运的微妙变化和人道的某种觉醒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