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英宗南坡店遇刺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咽气时,盯着床前的儿子硕德八剌,眼神里藏着三个字:别冲动。但这位年仅十八岁的新皇帝,显然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公元1320年,硕德八剌在大都登基,史称元英宗。他穿着龙袍坐在皇位上,看着底下那帮弯腰鞠躬的大臣,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朝廷,该好好整整了。
英宗接手的元朝,说是"烂摊子"都算客气。仁宗虽然搞了点改革,但蒙古勋贵的特权没动,贪官污吏的根子没除,铁木迭儿(tiě mu die'er)这种权臣还在朝堂上作威作福。铁木迭儿是武宗的老部下,仁宗在位时就敢贪赃枉法,仁宗脾气好,没办他,结果这老头越来越嚣张,连英宗的东宫旧臣都敢陷害。
英宗刚继位,铁木迭儿就递上一份名单:"陛下,这几个人是奸臣,该杀。"名单上全是当年反对过他的人。英宗盯着他看了半天,慢悠悠地说:"这些人是我爹重用的,你说他们是奸臣,难道我爹瞎了眼?"铁木迭儿没想到这少年皇帝这么硬气,当场噎得说不出话。
没过多久,英宗就提拔了一个人——拜住。拜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从小跟着汉人老师读书,既懂蒙古骑射,又通儒家经典,是个难得的实干派。英宗让拜住当左丞相,相当于自己的"改革合伙人"。两人一合计,拿出了三把"手术刀":
第一刀,砍贪官。英宗下令清查全国官员的财产,发现贪污超过五十贯钱的,一律抄家问斩。铁木迭儿的干儿子八里吉思,在江浙行省当平章政事,贪了几十万贯,被英宗直接派人抓回大都砍了头。消息传开,官场一片恐慌,有个贪官吓得连夜带着金银细软跑路,结果在半路被抓,家产全被充公。
第二刀,削特权。蒙古贵族历来有"免赋税占民田"的特权,英宗下诏书:"凡贵族占田超过百亩者,多余部分还给百姓;不管是亲王还是公主,一律按规定交赋税。"这一下捅了马蜂窝,有个叫安西王的宗室,跑到皇宫门口哭:"我家祖宗跟着成吉思汗打天下,这点特权都要削,陛下对得起祖宗吗?"英宗让人把他拖出去,冷冷地说:"祖宗打天下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你们当寄生虫的。"
第三刀,修法典。元朝的法律一直乱糟糟的,蒙古法、汉法、回回法混着用,贪官正好钻空子。英宗让拜住牵头,把历代的法律条文整理出来,编成《大元通制》,明确规定"杀人偿命偷盗者杖责八十",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犯法都按同一部法典处理。有个蒙古贵族打死了汉人奴隶,按旧例赔头羊就行,英宗却按《大元通制》判了他死刑,说:"法不分贵贱,才是国法。"
铁木迭儿看着自己的势力被一点点削弱,心里恨得牙痒痒。他知道硬刚不行,就玩起了阴的。有一次,他故意在朝堂上哭:"老臣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想回家养老。"英宗心里清楚他想干嘛,顺水推舟说:"行啊,那就准你退休,俸禄照发。"
铁木迭儿表面上回家养老,暗地里却没闲着。他让自己的女儿答己皇后(英宗的祖母辈,太皇太后)给英宗吹枕边风:"皇帝还年轻,别搞那么多改革,得罪人太多不好。"英宗每次都恭恭敬敬地听着,回头该干嘛还干嘛。有一次答己哭着说:"你再这么折腾,老身就死在你面前!"英宗跪下磕了个头:"祖母要是死了,孙儿陪您一起死,但改革不能停。"
软的不行来硬的。铁木迭儿暗中联络了一批对英宗不满的蒙古勋贵,包括御史大夫铁失、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等人,整天在一块密谋:"这小皇帝不除,咱们迟早都得掉脑袋。"铁失是铁木迭儿的女婿,手里掌握着皇宫禁卫,他拍着胸脯说:"只要找个机会,我带人冲进去,把小皇帝和拜住一起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