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6章 蒙哥南征钓鱼城

公元1251年,蒙古草原的忽里勒台大会开得格外热闹。一群留着大胡子的宗王贵族围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磕头,嘴里喊着"薛禅汗"(聪明的大汗)。这个男人就是拖雷的长子、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他能当上大汗,多亏了拔都(他的堂哥)力挺,也多亏了窝阔台家的子孙不争气——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当了两年大汗就喝酒喝死了,孙子们又忙着内斗,愣是把汗位拱手让给了拖雷系。

蒙哥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旧账。凡是当年反对他爹拖雷的、不支持他继位的,要么被砍头,要么被流放,连窝阔台的封地都被拆成了好几块。史书上说他"刚明雄毅",简单说就是:这人脾气硬,手段狠,眼里容不得沙子。

稳定了内部,蒙哥把目光投向了南方。此时蒙古帝国已经打下了中亚、东欧,连吐蕃(tu bo,今西藏)都乖乖臣服,就剩下南宋这块硬骨头还没啃下来。蒙哥觉得,该轮到他完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未竟事业了——灭了南宋,统一中国。

1257年,蒙哥召开军事会议,拍板决定南征。他的计划很简单:兵分三路,三面夹击。

- 东路:让弟弟忽必烈率军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负责牵制南宋的中路军。

- 南路:派兀良合台(速不台的儿子)从云南出兵,攻打潭州(今湖南长沙),绕到南宋后方。

- 西路:自己亲率主力,攻打四川,打算拿下四川后顺江而下,直捣临安(今浙江杭州)。

这个计划看起来挺完美,就像一个巨人张开三只手抓兔子。但蒙哥忽略了一点:四川不是草原,是山地;南宋不是钦察部落,是有几百年守城经验的农耕王朝。

1258年秋天,蒙哥亲率十万大军杀进四川。蒙古军的攻势一开始很猛,成都、阆中这些大城市没多久就沦陷了。四川的宋军要么投降,要么溃散,只有少数人躲进了深山里的堡垒。蒙哥一路打到合州(今重庆合川),眼前出现了一座让他头疼一辈子的城——钓鱼城。

钓鱼城坐落在嘉陵江、涪江、渠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势险要得不像话。城里有山有水有田地,光粮仓就够守军吃十年,简直是个独立王国。更关键的是,守将王坚是个硬茬(厉害的角色),之前在孟珙(mèng gong,南宋抗蒙名将)手下待过,最擅长打防御战。

王坚知道蒙古军厉害,早就开始准备。他把钓鱼城加高加固,城墙厚得能跑马,还在山上挖了几十口水井,就算被围十年也不怕。城里的老百姓也被他动员起来,男的当兵,女的送饭,连老人小孩都知道要搬石头砸蒙古人。

1259年正月,蒙哥的大军到了钓鱼城下。他派人去劝降,说:"只要你们投降,保你们荣华富贵。"结果王坚把使者的脑袋砍了,挂在城楼上,意思很明显:想让我投降?没门!

蒙哥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下令攻城。蒙古军的投石机开始猛轰城墙,骑兵在山下耀武扬威,看起来气势汹汹。但钓鱼城的城墙是石头砌的,投石机砸上去跟挠痒痒似的。蒙古人想爬山,城里的宋军就往下扔滚木礌(lei,大石头),一天下来,蒙古兵的尸体堆得跟小山似的。

蒙哥不信邪,又想出各种招:

- 挖地道:派士兵偷偷在城墙下挖洞,想从地下钻进去。结果王坚早有防备,在城里挖了反地道,两边的人在地下打了起来,蒙古人被揍得鼻青脸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