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铁木真统一蒙古(第2页)
公元1204年,双方在纳忽昆山(今蒙古境内)开打。太阳汗穿着金盔甲,坐在车上指挥,结果被铁木真的骑兵冲得人仰马翻。札木合在旁边看热闹,还跟太阳汗说:"铁木真的人跟饿狼一样,惹不起啊。"等乃蛮部一败,札木合就溜了,后来被自己的手下绑了送给铁木真。铁木真念在当年的结拜情分上,赐了他一杯毒酒——算是给了这个安答最后一点体面。
公元1206年的春天,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的草原上,竖起了九根白牦牛尾装饰的大旗——这是蒙古人最神圣的"九斿白纛"( dào)。铁木真站在旗下,接受各部落首领的朝拜,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这一年,铁木真44岁。他从一个被追杀的孤儿,变成了整个蒙古草原的主人。在即位大典上,成吉思汗说:"我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是因为长生天(蒙古人信仰的天神)保佑,是因为你们这些兄弟跟着我出生入死。"他宣布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意思是"大蒙古国",还制定了"札撒"(法律):杀人者死,偷东西者赔偿,说谎者割舌头......草原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规矩。
成吉思汗还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任命失吉忽秃忽为"札鲁忽赤"(断事官),相当于大法官,负责记录所有的案件和人口财产。他说:"从今往后,无论是谁,就算是我的儿子,犯了法也要受罚。"这大概是蒙古历史上第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雏形。
站在斡难河畔,成吉思汗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里想的肯定不只是蒙古草原。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戈壁和山脉,落在了更遥远的地方——那里有繁华的城市,有堆积如山的财宝,有他从未见过的世界。
统一了草原游牧部落,成吉思汗又盯上北边的"林中百姓"。这些人住在大兴安岭一带,靠打猎采集为生,分成斡亦剌(wo yi la)、秃马惕等部落,以为山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
成吉思汗派长子术赤(zhu chi)去招降,说:"能听话就别动手,不听话就打到听话。"术赤带着人钻进森林,先找斡亦剌部的忽都合。忽都合一开始挺横:"我们在林子里住了几百年,凭啥听你的?"术赤不废话,派手下一天打了三百只鹿、五十只熊,堆在忽都合帐篷前。忽都合看傻了,再想想自己那点人,赶紧投降,还主动带路招降其他部落。
只有秃马惕部不服。首领歹都忽勒莎豁儿是个倔老头,把术赤的使者绑了,说:"有本事来打,我们的箭比你们的马快!"成吉思汗火了,派"四杰"之一的博尔忽征讨。博尔忽轻敌,连人带马掉坑里被乱箭射死。
成吉思汗亲自带兵进山,让斡亦剌人当向导,绕到秃马惕部背后,趁夜色突袭。秃马惕人还在做梦,就被堵在帐篷里,歹都忽勒莎豁儿战死,部众成了俘虏。成吉思汗本想全杀了,忽都合劝:"杀了他们,谁还敢归顺?不如分给各部落当奴隶干活。"成吉思汗觉得有理,就把秃马惕人分给了有功将领——这招既惩罚了反抗者,又奖励了手下,一举两得。
征服"林中百姓"后,蒙古地盘扩展到贝加尔湖,得到大量皮毛和猎鹰,还收编了擅长射箭和滑雪的战士。后来蒙古军西征,这些"林中百姓"组成的滑雪部队,在雪地行军比马还快,成了敌军的噩梦。
统一蒙古后,成吉思汗最惦记南边的金朝。金朝皇帝每年派使者来草原,名义上慰问,实际当"大爷",动不动呵斥蒙古人"没规矩",还逼他们进贡好马好皮毛。成吉思汗小时候,就见过金朝使者把蒙古首领当牲口使唤,这口气憋了几十年。
公元1208年,金朝章宗去世,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这哥们是个草包,当年作为使者来蒙古时,成吉思汗就没给好脸色。完颜永济当皇帝后,派人来让成吉思汗去磕头朝拜。成吉思汗问:"新皇帝是谁?"来使说是完颜永济,成吉思汗"呸"地吐了口唾沫:"那种蠢货也配当皇帝?我才不去磕头!"转身就走,把使者晾在那儿吹冷风。
完颜永济气得跳脚,偷偷在边境布兵,想等成吉思汗进贡时抓他。没想到消息走漏,成吉思汗冷笑:"想打我?那就不客气了!"公元1211年,他在克鲁伦河边竖九斿白纛,对天发誓:"我要替祖先报仇,讨伐金朝!"随后带十万蒙古军,杀向金朝中都(今北京)。
蒙古军第一次跟金军交手就大胜。金军虽然人多,但平时养尊处优,骑兵跑不过蒙古人,弓箭手射不过蒙古人,打起来像羊群遇狼群。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在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附近)把金军截成几段,杀得尸横遍野,缴获的粮草盔甲够蒙古人用好几年。
不过成吉思汗没打算一下子灭金朝,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硬碰硬不划算。蒙古军在边境抢了一通,掠走几十万战马牛羊,带着战利品撤回草原。
此时的成吉思汗,眼里闪烁着野心的光芒。这个从泥坑里爬出来的汉子,已经握紧了上天赐予的鞭子,即将抽打整个旧世界。而那些曾经轻视蒙古人的文明古国,很快就会听到远方传来的马蹄声——那是改变世界历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