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2章 晋王父子复唐志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代州神武川的沙陀军营里,一个独眼壮汉正啃着羊腿,听着士兵禀报:"将军,朔州刺史说咱们吃空了军粮!"壮汉把骨头往地上一扔,独眼一瞪:"让他来见我李克用,看我不拔了他的舌头!"这独眼龙便是日后被称为"飞虎子"的沙陀首领李克用,《旧五代史》说他"目有精光,骁勇冠绝,军中号曰'飞虎子'"。

沙陀本是西突厥别部,因居住在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得名。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因平定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赐姓李,改名李国昌。这年李克用才二十八岁,却已官拜沙陀副兵马使,驻守蔚州。他天生异象,一只眼睛失明,却练就了百步穿杨的箭法——野史《五代史补》记载,他曾在云州射落双雕,被部将们称为"独眼射雕手"。

乾符六年,李国昌与唐廷决裂,李克用率沙陀军攻破遮虏军城。唐僖宗派大军征讨,沙陀军虽勇,却抵不过唐军势大,最终兵败逃亡鞑靼部。《新唐书》载,李克用在鞑靼时,曾与部落首领比赛射柳:"吾若射不中,甘受罚;若中,则借兵南下。"说罢一箭射中柳枝,鞑靼首领大惊,遂借兵三千。这故事虽有演义成分,却道出了李克用的骁勇。

中和四年(884年)的汴州上源驿,一场酒局正演变成屠杀。李克用喝得酩酊大醉,指着朱温鼻子骂:"朱三!你不过是黄巢降将,敢在我面前摆谱?"朱温脸色铁青,悄悄对部将杨彦洪使眼色:"待会儿看我手势,放火烧房!"(《资治通鉴》)

这便是五代史上着名的"上源驿之变"。当时李克用刚在中牟大败黄巢,追击至汴州,朱温假意设宴款待。酒过三巡,李克用酒后失言,惹恼了本就忌惮他的朱温。当夜,朱温命人锁死驿馆大门,纵火焚烧。《旧五代史》描绘:"烈焰冲天,呼声动地,李克用亲兵郭景铢以水浇其面,扶入床底。"恰逢天降大雨,李克用借着闪电,率亲卫从水窦(排水口)逃出,三百亲兵全部葬身火海。

逃回太原后,李克用立刻上表唐僖宗,请求讨伐朱温。僖宗却下旨和解:"朱温有平黄巢功,卿宜释前嫌。"(《唐语林》)李克用气得摔了圣旨:"唐室将亡,竟出此昏诏!"从此,朱李两家结下死仇,李克用每次提到朱温,必骂"朱三匹夫",而他床头始终挂着一张弓,弓弦上刻着"灭梁"二字——这弓后来传给了儿子李存勖,成了晋王家族三代人的执念。

天佑三年(906年),太原晋王府的病榻前,李克用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身边,从锦盒里取出三支箭:"这第一支箭,替我灭刘仁恭,他曾背叛我;第二支箭,伐契丹,背盟附梁;第三支箭,必灭朱温,报上源驿之仇!"(《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李存勖含泪接过箭,放入太庙供奉,每次出征必取箭带在身边。

这李存勖小字"亚子",自幼善骑射,《旧五代史》说他"幼而聪悟,善音律,通《春秋》"。十岁时,他随李克用征讨王行瑜,因战功被唐昭宗抚摸着背说:"儿有奇表,后当为国家栋梁。"成年后,他不仅勇武过人,更擅长谋略。乾化二年(912年),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梁国内乱,李存勖抓住机会,亲率大军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