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懿宗奢靡失民心(第2页)
懿宗宠信驸马韦保衡,还让他当了宰相,结果这哥们把朝廷官职干成拼多多店铺。《旧唐书·韦保衡传》实锤:他家里有本"卖官登记簿",明码标价"宰相十万贯,节度使五万贯",就连县尉这种小官都要三千贯。有个富商拿了一车明珠,换了个岭南节度使的官职,到任后拼命搜刮百姓,当地人编歌谣吐槽:"韦家卖官像摆摊,明珠换个节度使,岭南百姓血要流干!"
更绝的是科举都能明码标价。咸通七年,韦保衡收了三万贯,把状元头衔卖给富商儿子。《唐语林》记载,这位"状元郎"连《论语》都背不利索,殿试时把"有朋自远方来"写成"有朋自远方去",就因为银子到位了,照样被钦点为状元。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气得直跺脚,后来黄巢多次科举落榜,说不定就和这种黑幕有关。
五、关东蝗旱:遮天蔽日下民心散失
咸通中期,关东地区大旱,蝗虫多得遮天蔽日。《新唐书·五行志》记载,蝗虫飞过洛阳时,"密密麻麻遮住太阳,嗡嗡声像刮风下雨,庄稼全被啃得精光"。可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居然上奏说"蝗虫不吃庄稼,都抱着荆棘自杀了",懿宗看了奏折还下令表彰!
有个叫侯昌业的平头百姓实在看不下去,冒死上书:"现在国家穷困,国库见底,陛下还天天吃喝玩乐,宠信奸臣,我看陈胜吴广那样的人就要造反了!"(《资治通鉴》)懿宗看完勃然大怒,把侯昌业抓来逼他自杀。这事传开后,老百姓都摇头叹气:"皇帝连提意见的百姓都杀,这江山算是没救了!"
六、同昌公主的葬礼:
咸通十一年,同昌公主不幸病逝,懿宗又办了场震惊古今的豪华葬礼。《杜阳杂编》记载,送葬队伍排了三十里地,棺材里灌满水银,坟墓上铺着玉屑,陪葬的"通明殿"模型全用琉璃砌成,里面的玉人玉女居然还能唱歌跳舞。更离谱的是,懿宗觉得御医没把女儿治好,一口气杀了二十多个御医,还流放他们三百多亲属。
送葬路上,京兆尹薛能为了拍皇帝马屁,强迫百姓用锦绣裹。有个老太太在路边撒纸钱,边撒边哭:"公主活着的时候搜刮民脂民膏,死了还要连累百姓,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女儿,埋在乱坟岗算了!"(《云仙杂记》)这话被巡逻兵听见,老太太当场被打死,但她的话却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长安城,民心凉透了。
七、历史长河中的奢靡账:晚唐财政的崩盘
懿宗在位十四年,把他爹宣宗攒下的"大中之治"家底全败光了。《通典》记载,他刚登基时国库还有银绢六百万,到咸通末年已经"比脸还干净"。为了搞钱,他发明各种奇葩税种,什么"间架税除陌钱",连老百姓杀猪宰羊都要交税,民间管这些叫"害民九税"。
官场更是腐败到骨子里。懿宗时期的宰相路岩,把自家宅子修成"连楼",用锦绣当窗帘,天天带着姬妾在楼上观望路人,当时人戏称这是"吃瓜楼"(《唐语林》)。这种腐败从上到下烂透了,最后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接连爆发,彻底把大唐王朝推向了悬崖边。
八、千年之后的历史警钟:华清池边的玉杯
现在陕西西安的华清池遗址,出土过懿宗年间的"鎏金蔓草纹银碗",碗底刻着"咸通十年",碗沿却有一道显眼的裂痕——这简直是晚唐命运的神预言。
从曲江池的银鱼鲙,到法门寺的佛骨,懿宗用十四年时间,把大唐王朝彻底拖进了深渊。他死后仅仅一年,王仙芝就在曹州起兵,敲响了唐朝灭亡的丧钟。当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把百姓的死活当儿戏,再强盛的帝国也会像琉璃一样,轻轻一摔就碎成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