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不甘的夏竹 作品

第254章 贾家娘俩选工种

其实,贾东旭心里明镜似的。以前他仗着易中海的关系,在厂里偷懒耍滑,别人看在易中海的面子上,都不跟他计较。

在院里,他娘一直盼着易中海能出钱给他们租房,可易中海只是帮忙找房,哪会拿钱给他们租呢?这根本不现实。

他以前还总幻想着让易中海出钱,现在想想,他太天真了,他和易中海又不一个姓氏,只不过是易中海以前和他爹在同一个钳工车间干活,关系比较好,又住在同一个院里,这才勉强拜易中海为师。

易中海对他的照顾已经够多了,自己整天幻想着易中海能给他出钱出力,不给他出钱出力,就感觉他对自己不好,以后不要给他养老。

现在想起来,他就恨不得把当时的自己打一顿,怎么会这样想呢?他们只是师徒关系,他不给师傅买东西,还要师傅的东西,简直反天罡。

以后他不能再妄想其他,更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

贾东旭来到一车间,看到易中海正在干活,便走到自己工位上,默默地干起活来。至于选工种、调车间的事,在没确定之前,他打算还是先在钳工车间踏踏实实地干着。

易中海看到贾东旭走过来,二话不说就在工位上干起活来,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暗自思忖:“今天贾东旭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就是我太惯着他了。

真希望这孩子能就此改好,毕竟是从小看到大的,要是他学坏变懒,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大家工资都提高了,咱们这些邻里邻居,工资高点也不算啥了不起的事儿。”

其实易中海做事向来小心翼翼。他和何大清工资都比较高,何大清做厨子,整天在厨房忙活,家里时不时飘出菜香,毕竟大家都住在一个院里,这倒也能理解。

可要是他们太过张扬,院里的人难免会心生嫉妒。大家平常都吃杂面馒头、玉米面馍馍,很少炖肉,偶尔炖一次,香味四溢,就容易引发邻里间的一些小麻烦,这个要点,那个要点的,家里哪经得起这样折腾。

所以,他和老伴从来不会做那些香味太重的饭菜。要是馋了,就去买些熟肉,拿回家关起门来吃。

易中海想着,要是院里家家户户工资都提高了,大家生活水平都不低,平常吃点肉、吃点好的,自然也不会引起别人嫉妒。

院里邻里关系好了,对他们自己也有益处。院里要是有穷人,他们作为老师傅,工资又高,又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可话说回来,现在大家经常给家庭困难的人家捐款捐物,次数多了,别人难免会有想法。人家辛辛苦苦加班挣来的钱,家里人都不舍得吃穿用度,凭什么一次次地给别人呢?

一次两次算是献爱心,次数多了,可不就成冤大头了。

易中海心里琢磨着,要是贾东旭工资涨上来,贾家日子好过了,贾张氏估计就不会整天说三道四了。他真心希望贾东旭能管住他娘那张嘴。一想起贾东旭早上说的那些话,易中海现在还气得不行。

一天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下工铃声响起,易中海、贾东旭、刘海中与何大清一道,随着人流往大院的方向走去。

院里同工种或不同工种的同事们,纷纷成群结队,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彼此分享着各种有趣的笑话,气氛格外融洽。

毕竟大家既是巷子里隔壁院的邻居,又同在工厂劳作,关系自然亲近热络。

渐渐地,人群逐渐散开,最后就剩下他们这几位同院的人。他们并未在外面过多谈论贾东旭选工种的事情。

快走到大院时,易中海对贾东旭说道:“东旭,回家后你跟你娘好好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就跟师傅说。只要师傅能想办法,肯定会帮你,一定把你安排妥当,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