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不甘的夏竹 作品

第251章 易贾师徒关系破裂(第2页)

就拿他们厨子这行来说,像柱子,不就是从小练习颠锅,拿锅炒沙子练起的吗?何大清想着,以后还得督促柱子加紧练习。

许父心里美滋滋的,慢悠悠地走着。平常他负责放电影,不在厂里宣传科常驻。今天放电影回来,他推着自行车,车后座装着放电影的设备。

他琢磨着还得把大茂弄进厂,跟着他放电影。大茂学习不行,进厂干这个,他也好谋划着能在电影厂挣份工资,而且电影厂那边还能分房。

这样一来,这边的房子大茂可以住着,等大茂找了媳妇,以后有了孩子也能住得开。

他和老伴、姑娘就搬到电影厂分的房子里去。想到这儿,他觉得还得好好督促大茂,让他把放电影的技术学好,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谋划电影厂的工作和房子。

“只要学不会,就往死里学”,这话还是东跨院传宗兄弟说的呢?确实,人家文化人说话就是不一样,今天他说出这话,明显比刘海中、易中海和何大清说的要文雅很多。

传宗兄弟那天说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真是太有道理了。你瞧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秉持着这种态度,哪有不出息、不成功的呢?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这和学习是一个道理。他打算好好督促大茂练习,晚上就先给他准备一些笔记,让他了解放电影的流程。

自己的孩子不狠下心来练,怎么能成器呢?就像贾东旭,被贾张氏惯得眼高手低,连吃饭的本事都没掌握好。

在厂里,这样怎么能有人缘呢?谁不想结交个好朋友呀?就贾东旭这样,别看表面上好像不惹事,可他听说,贾东旭在车间里,虽然转正了,但他做的一些工件很多都不合格。

车间主任是看在易中海的面子上,才没过多计较。要是拜的别的师傅,肯定会严格计较的。

贾东旭在后面一路跟着,不停地说道:“师傅,师傅,您别跟我娘计较了,行不行?我回家就让我娘给您和师娘赔礼道歉。”

他心里清楚,要是离开了易中海,自己在车间肯定举步维艰。他做的不少东西都不合格,车间主任、班长和组长都没罚他钱。

可要是易中海不再照顾他,他肯定会遭遇诸多刁难,到时候恐怕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所以他一直缠着易中海,不停地道歉。

易中海实在拗不过,无奈地说道:“东旭,你还是重新找个师傅拜师吧!真的。你娘觉得我对你不用心,可你自己也不好好学习。

就像你许叔今天说的,‘只要学不会,就往死里学。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做什么事能不成功呢?级别不得蹭蹭往上升吗?

你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晚上或者回到家里,随时都能问我。可你从来不问,我教你的东西你也不记。你好歹也是初中生,记笔记对你来说不难吧?

忘了的时候,翻出来看看不就行了。搞技术这行,不记笔记可不行,难道要我一遍又一遍地教你?今天教了,明天你就忘,你这种学习态度,我实在教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