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文字魅力
易传宗认为,杨过作为《神雕侠侣》的核心人物,其性格复杂多面。他既具叛逆不羁的棱角,又怀揣重情重义的内核。
杨过自幼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早期寄人篱下,却并未因此屈从。他对传统礼教,诸如师徒不可相恋的规矩,充满反抗精神,敢于冲破世俗偏见,始终坚守与小龙女的感情。
在情义方面,杨过重情重义且恩怨分明。他对小龙女深情不渝,即便历经十六年漫长等待,也始终不离不弃。
对于郭靖、黄蓉等有恩于己之人,他满怀感激,即便其间曾有误会,最终仍以义为先。而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他也能恩怨分明,态度明确。
杨过聪慧机敏,悟性超凡,学武天赋极高,能够从各类武功中触类旁通,例如从剑魔独孤求败的剑冢中领悟剑道精髓,其性格中透着灵活应变的特质。
因其特殊身世——身为杨康之子,加之早期坎坷经历,杨过内心深处藏着敏感自卑。
然而,凭借自身卓越能力以及对感情的执着坚守,他又有着强烈的骄傲与自尊。
杨过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从叛逆走向成熟的蜕变过程。前期的他,行为举止略带顽劣,甚至行事偏激。
但在经历了江湖风雨的重重洗礼与生死考验后,他逐渐沉淀出担当与侠义之心。最终,杨过成为名震江湖的“神雕大侠”,毅然决然地肩负起守护襄阳的重任。
易传宗觉得,小龙女和杨过就如同前世的异地恋情侣一般,毕竟他们分离了长达16年之久。倘若抛开《神雕侠侣》这部武侠小说中的武侠元素,其故事更偏向于言情文。
该故事以两人的爱情为主线,他们历经分离、误会等诸多磨难,却始终坚守着彼此,这份爱情纯粹而坚贞,符合言情文以爱情故事为核心、注重情感描写的特点。
于是,易传宗打算往故事里增添一些符合这个时代含蓄爱情的元素。他仔细斟酌,将凡是不符合这个年代政治要素的内容,统统删除。
在报社的连载中,故事已经进展到小龙女跳下悬崖这一情节,崖边留下“16年后相见”的字样。
不过,关于小龙女跳下悬崖后的具体内容,易传宗还没有写。他心中盘算着,要是在连载里不提及16年后相见这回事,直接暗示小龙女已死,看看这个时代的读者会作何反应,于是他故意留下这么一点悬念。
只见他描写杨过对着悬崖悲恸大哭,以此暗示小龙女已死的结局,满心期待地想看看众人的反应,是否会像前世听闻的那样,要求作者更改结局。
写完这部分,易传宗停下手中的笔,看了看四周,便把写完的文稿,便将它们一一整理好,放入公文包里。
接着,他又把散落在桌上的画的纸张,按照前后剧情一张张捡起、叠放整齐,同样放进抽屉。当看到抽屉和小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图章,易传宗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他觉得创作这些文字远比上班有趣得多,尤其是在故事情节中融入符合这个年代特点且毫无政治倾向的语言,更让他乐在其中。
易传宗不禁感叹,中华五千年语言的魅力着实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