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不甘的夏竹 作品

第257章 做客、林家(第2页)

易传宗转身看着瑞珠,谦逊地笑道:“瑞珍姐,我哪有什么经验,就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而已。工作上,多学多问,遇到问题不退缩;生活中呢?多体谅身边的人,珍惜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瑞珍也在一旁点头:“传宗说得对,其实不管做什么,用心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爸妈,一直用心经营每个家,咱们才能这么和睦幸福。”

孩子们听着大人们的对话,虽然似懂非懂,但也都乖乖地坐在一旁,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

林少华看着这一幕,感慨地说:“是啊!一家人就是要这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传宗,你在外面工作,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家里说,咱们一家人一起想办法。”

易传宗感动地说:“谢谢叔,有您和姨,还有姐姐姐夫们在,我感觉特别踏实。有了这个您们做后盾,我在工作上也更有动力了。”

晚餐过后,大家一起坐在客厅里,有的逗弄着孩子,有的继续聊着家常。

忽然,瑞珠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传宗,你写的《射雕英雄传》不是出版了吗?我买了好几本呢!里面的内容真是精彩,你把故事编得特别巧妙。”

易传宗心里暗想:里面的内容全都贴合国内50年代的背景,就算到六七十年代,风评再怎么乱,也挑不出什么错来。涉及的一些可能存在的政治问题,都处理得特别好,全都巧妙地隐藏起来了。”

瑞珍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传宗,你二姐说得没错。你这本事可真让人佩服。而且你在日报上连载的《神雕侠侣》,在大学里都火了,大家都在谈论小龙女、杨过里面的一些事情呢?”

大姐夫苏云舟笑着点头:“传宗,你这在日报上连载的《神雕侠侣》,我每期都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多精彩故事的?”

易传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就是平日里喜欢琢磨,结合咱们国家的文化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把故事进行了重新构思。希望大家看了能有所感悟,也能在闲暇之余有个乐子。”

瑞珍好奇地问道:“传宗,你写《神雕侠侣》里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那么刻骨铭心,你是怎么构思出来的呀?”

易传宗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爱情是一种很纯粹又很强大的情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背景下,杨过和小龙女历经重重磨难,依然坚守对彼此的感情,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情,我觉得特别能打动人心。

而且他们的爱情也不只是儿女情长,还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这也是我想通过故事传达的一种精神。”

瑞珠眼睛放光:“传宗,你说得太对了。就因为这样,大家才这么喜欢这两个角色。对了,你后面还有什么创作计划呀?会不会接着写他们的故事呢?”

易传宗笑着说:“暂时还没确定呢。不过我确实有一些新的想法,想尝试创作一些不同题材的作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林少华在一旁听着,眼中满是赞许:“传宗,你在写作方面确实有天赋,也很用心。好好坚持下去,说不定以后能成为咱们国家有名的大作家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易传宗的作品展开热烈的讨论,欢声笑语在房间里回荡。

瑞珍说道:“传宗,你《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老邪在桃花岛的《碧海潮生曲》,你做出来了吗?我看书的时候就在想,那曲子得有多美妙,才能配得上桃花岛那般如梦似幻的地方,还有黄老邪那亦正亦邪的人物设定。”

易传宗微微一笑,说道:“还真做出来了。我花了不少时间,查阅了很多古代的曲谱资料,结合咱们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又融入了一些能展现桃花岛那种空灵、神秘氛围的元素,才创作出了这首曲子。”

瑞珠一听,来了兴致,连忙说道:“传宗,快给我们讲讲,这曲子是啥样的呀?光看书里描述,就觉得特别吸引人。”

易传宗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曲子整体旋律悠扬婉转,开头以悠扬的笛声引入,就好像是微风轻轻拂过桃花林,花瓣随风飘舞。

接着,加入了一些古筝的拨弦声,模拟出那种在静谧的岛上,流水潺潺的声音,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再往后,琵琶声渐起,弹奏出的音符就仿佛是黄老邪复杂的心境,亦正亦邪,带着几分不羁与洒脱。几种乐器相互交织,就勾勒出了桃花岛独特的神韵。”

大姐夫苏云舟听得入神,不禁赞叹道:“传宗,没想到你不仅书能写得这么好,在音乐创作上也这么有才华。听你这么一描述,我都能想象出那曲子有多美妙了。”

瑞珍也点头说道:“是啊,传宗,你下次可得找机会演奏给我们听听,光听你说,都觉得心痒痒的。”

易传宗笑着应道:“行啊,等我找个时间,把乐器准备好,好好给大家演奏一番,也让你们感受感受我心中桃花岛的旋律。”

林少华在一旁,眼中满是欣慰,说道:“传宗,你这多才多艺的,真是我们的骄傲。希望你能在各个领域都继续发光发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易传宗的才华赞不绝口,而关于《射雕英雄传》音乐的讨论,也让这个温馨的家庭聚会又增添了几分趣味和欢乐的氛围。

ps:点点催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