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木纹里的钢魂
峰会进入第二天,空气中弥漫的凝重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消散,反而像发酵的酒,愈发浓稠。阳光依旧试图穿透万国宫巨大的玻璃穹顶,慷慨地洒落一地金辉,却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徒劳地在会议室内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区域,驱不散那层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阴霾。
“技术祭礼”展区,位于会议厅侧翼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此刻被一层厚重的黑色绒布覆盖,如同一个巨大的、未知的茧。它像一个沉默的谜题,吸引着无数好奇与质疑的目光,如同无数细密的探针,刺探着那被遮蔽的秘密。人们窃窃私语,猜测着林野会带来什么——是真正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还是又一堆华而不实的噱头?马克·杜邦就站在人群外围,双手抱胸,嘴角那抹惯有的、带着几分玩味的轻蔑弧度,未曾改变。在他看来,这个来自东方、背景略显神秘的工程师,不过是想借这个舞台博取眼球罢了。
当主持人略显疲惫的声音宣布:“接下来,有请‘技术祭礼’的主理人,林野先生,为我们展示他的思考与实践。”会场内,难得地出现了一片短暂的寂静。仿佛连那些习惯了聒噪的政治家和学者,都对此刻即将揭开的未知抱有一丝真正的期待,或是某种程度的不安。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被黑绒布包裹的展台。
林野走上台,没有助手,没有随从。他穿着那件熟悉的、洗得发白的卡其布工装夹克,袖口磨出了毛边,混合着田野的尘土与实验室的沉静气息。他的步伐不快,却异常沉稳,每一步都像钉子一样,将人们的注意力牢牢钉在脚下那片地板上。他没有客套的寒暄,没有播放任何花哨的幻灯片,只是径直走到那个被聚光灯牢牢锁定的展柜前。灯光下,黑绒布像一层沉睡的夜。
然后,他猛地扯下了那层黑布。
“哗啦”一声,布料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某种压抑的叹息被释放。
聚光灯下,展柜里并非预想中的流光溢彩的高科技仪器,或是复杂精密的战争武器。而是一段横陈的、纹理深邃如凝固时光的缅甸红木。木色暗红,如同陈年的血,又像是大地深处沉淀的琥珀。年轮层层叠叠,如同旋涡,又像古老的密码,散发着雨林特有的潮湿、厚重,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原始生命的腥甜气息。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一段被截取的、关于地球亿万年演化的微缩史诗。
然而,与这充满生命张力的红木并列展示的,却是一个冰冷的、充满工业感的设备。它线条流畅,金属外壳泛着哑光,前端探出多束精密排列的激光发射头和接收器,如同某种科幻电影里的探测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波形图,冰冷而理性,与旁边那块饱含生命气息的红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缅甸,”林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从古老的山谷里传来,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了那个遥远而动荡的国度,“拥有世界上最后的顶级柚木林。那些参天巨木,有些比人类文明的历史还要古老。它们是雨林的脊梁,是自然的瑰宝。”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凝重,“然而,冲突、盗伐、非法贸易,像瘟疫一样蔓延。利斧与枪炮,成了这些自然瑰宝的收割者。每一根倒下的巨木,都带走一片生态,让无数珍稀物种失去家园,也滋养着暴力的循环。它们不是资源,它们是生命,是记忆,是这片土地的灵魂。”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红木截面,那里平滑如镜,却又布满了岁月的刻痕。然后,他指向截面上一处极其细微、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深色纹路。“看这里,”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发现者的激动,“这不是年轮,是内部的隐性裂纹。盗伐者为了追求效率,采伐方式粗暴;运输过程中,为了躲避检查,野蛮撞击……这些都会在木材内部留下致命的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看似完美的躯壳里。传统探伤方法,无论是x光还是超声波,要么精度有限,要么成本高昂,费时费力。大量珍贵木材,因为无法准确判断内部损伤,要么被当作废料丢弃,要么流入劣质市场,不仅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资源浪费,更让盗伐者的暴利链条得以延续。”
林野的手轻轻拂过旁边冰冷的设备外壳,金属的凉意似乎透过他的指尖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钢轨仿生探伤仪’。它的‘眼睛’,不是x光,不是超声波,而是模仿了这红木自身的‘智慧’。”他的话语像是在揭示一个深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