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迷雾中的病毒(第2页)
他迅速调出动态分析模型,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被赋予了生命:
渗透与潜伏: 病毒如同最狡猾的寄生虫,利用之前测绘攻击中发现的未知暗门,或是通过供应链污染(比如那些看似无辜却已感染的维护设备固件),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各种与铁路控制、信号、监控息息相关的系统深处。它潜伏着,伪装成系统最普通的进程,极难被传统的杀毒软件发现,如同深海中的幽灵鱼,隐匿于数据流的暗影之中。
模块化激活: 病毒的核心极小,却如同一个精巧的瑞士军刀,内含多个功能模块(通讯干扰、数据篡改、定位欺骗、逻辑扰乱)。平日里,它蛰伏不动,一旦接收到特定的、极其隐蔽的触发信号(或许来自公海上的某颗神秘卫星,或是某个伪装成正常基站的信号源),才会短暂激活某个特定模块,如同按下了某个致命的按钮。
瞬时破坏: 激活后,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到十几秒)执行破坏任务,如同一个精准的刺客:注入错误信号,让列车短暂“失联”或位置偏移;篡改道岔切换指令的时间戳,制造混乱;干扰传感器读数,让系统误判。完成任务后,它立刻自我隐藏,如同泥牛入海,迅速清除所有临时活动痕迹。破坏效果短暂,却足以在关键时刻(如列车高速交汇、复杂道岔切换的瞬间)引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测试与进化: 之前的那些零星故障,极有可能是攻击者在精心调试他们的“武器”,测试病毒模块的有效性和隐蔽性!他们在寻找那最致命的一击!
“这…这是悬在整个东盟铁路网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哈山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们随时可以松开那根维系安全的细丝,让灾难从天而降!”
“而且,”琳的声音异常沉重,仿佛压着千钧重量,“病毒已经扩散开了。从新加坡地铁到马来西亚货运,再到泰国枢纽和印尼客运…它如同无孔不入的空气,渗透到了我们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彻底清除?谈何容易!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具体藏匿在哪些冰冷的设备里,如同与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战!”
“触发信号是关键!”纳塔咬着牙,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如果能找到并阻断他们的触发信号源…或许能暂时遏制这幽灵的脚步。”
但触发信号来自何方?是来自浩渺宇宙中随机的卫星广播?还是隐藏在某条看似正常的、川流不息的数据流中的加密指令?如同在浓雾弥漫的森林中寻找一个隐形的幽灵,难上加难。刚刚因群岛连通而满怀憧憬与振奋的东盟铁路,此刻再次陷入了更深、更令人窒息的数字化危机迷雾之中。“轨距幽灵”的阴影,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着每一寸冰冷的钢铁轨道和每一段无形的数据流,静静地等待着它致命一击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