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荣光下的暗流
《罗摩衍那号》的首航成功,恰似天际划过的一道金色闪电,瞬间将这抹耀眼的油彩浓烈地泼洒在东盟铁路合作的宏伟蓝图之上,刹那间,整个区域仿佛被点亮,跃动起前所未有的生机。新闻头条如涨潮般汹涌而至,赞誉之声则似和煦的春风,从四面八方温柔地拂过,带着暖意。
琳与哈山,这两颗在技术领域璀璨夺目的星辰,此刻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英雄。各国政要的握手致意,镁光灯闪烁如星,都汇聚向他们,仿佛在共同致敬这场属于未来的胜利,致敬那即将展开的新篇章。而廊开三轨枢纽站,这个曾因“轨距战争”而声名狼藉的前沿阵地,如今已华丽转身,脱胎换骨,化身为象征融合与创新的神圣殿堂。游客们络绎不绝,摩肩接踵,只为亲睹那神奇的vgr轨道,以及列车身上仿佛流淌着史诗般彩绘的迷人风姿,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
然而,就在这耀眼的光芒之下,暗流早已悄然涌动,如同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旋涡,伺机而动。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央车站(kL sentral)。现代化的ets(电气化列车服务)列车依旧安静地停靠在站台,如同往日般规律,但空气中却弥漫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仿佛空气都被压缩了。站台上,一群群面容激动的人群汇聚成一个个不稳定的旋涡,他们高举的标语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像一把把淬了火的利刃:“保护米轨传统!”“标准轨是文化入侵!”“不要变轨怪物!”——字字句句,都像离弦的箭,射向这场势在必行的变革。
“大家看看!”一个戴着眼镜、身着略显陈旧却熨帖有型的铁路制服的中年男子,踩上临时搭起的台子,声嘶力竭地挥舞着手臂。他是马来西亚米轨铁路工会的资深代表伊斯迈,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带着一种近乎悲怆的愤怒,“《罗摩衍那号》是成功了!可你们想过没有,下一步呢?下一步就是逼着我们所有的ets列车都装上那种冷冰冰的‘灵枢’转向架!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祖辈传下来的、陪伴了几代马来西亚人成长的米轨列车,将要被无情地淘汰,变成废铁!意味着我们熟悉的工作方式、我们赖以为生的饭碗,都要被彻底打碎!那些复杂的激光校准、压电陶瓷控制,需要的是坐在实验室里的高级工程师,而不是我们这些和铁家伙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熟悉‘老伙计’脾气的维修工!这分明就是要把我们这些老铁路人扫地出门,让我们无处容身!”
人群发出震耳欲聋的附和声,愤怒的情绪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瞬间燃起熊熊烈火。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乘客也忧心忡忡地插话,声音里带着对过往的眷恋:“是啊,标准轨的列车那么大,那么快,跑起来风驰电掣,可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没有我们米轨火车那种咣当咣当、带着点烟火气的亲切感。”“还有票价,会不会跟着涨?我们平民百姓,习惯了米轨那点便宜的通勤费啊,那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远处,一群年轻的支持者则举着“拥抱未来!”“无缝连接东盟!”的鲜艳牌子,脸上洋溢着对新时代的憧憬,眼神明亮。双方隔着警察拉起的黄色隔离带,像两股势不两立的水流,激烈地叫嚷着、对峙着,空气几乎要凝固成冰。
而在车站深处那间略显幽静的贵宾室里,哈山正焦头烂额地抓着电话,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在灯光下泛着湿漉漉的光。电话那头,马来西亚交通部高层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冰冷得像一把刀,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哈山总监!工会又在闹事了!媒体都在炒,舆论舆力山大!你的升级计划,必须给我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要解决好传统员工的安置问题!还有,ets升级的成本预算报告呢?为什么还杳无音信?国会那边催得像催命一样!‘灵枢’转向架是好,可它贵得离谱!钱从哪里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