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钢轨上的交响乐(第2页)
“而且音量偏弱,被背景轮轨噪音压住了。”林野补充道,他迅速调阅着实时thd数据,“thd 1.2%,超标了。背景噪音对压电片的拾振和发声都有干扰。”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与噪音和失真搏斗的战场。调试组如同最精密的钟表匠,反复调整着:
压电阵列的驱动算法:不再是简单的合成正弦波,而是引入了基于实测钢轨共振特性的音色建模算法,使电子音更接近钢轨自身的“嗓音”特质,增添温暖感。
主动降噪(AnC)补偿:利用振动传感器实时捕捉轮轨强干扰噪音的频谱特征,在压电片驱动信号中生成反相声波进行部分抵消,提升信噪比和纯净度。
增益与动态范围优化:根据不同速度下列车激发的振动能量强弱,动态调整压电片的发声增益,确保旋律音量适中且稳定,不被淹没也不突兀。
粘接工艺微调:确保每一片压电模块与钢轨的振动传导达到最佳耦合状态。
调试是枯燥而痛苦的。失败的次数远多于成功。有时旋律被噪音完全吞噬;有时发出刺耳的破音;有时音量忽大忽小。烈日的暴晒、风沙的侵袭、以及一次次重载测试列车通过时脚下传来的剧烈震动,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和神经。
一次关键的调试在傍晚进行。夕阳将钢轨染成金红色。一列满载矿石的重载试验列车即将通过。帐篷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等待发射的火箭控制室。
“各单元最后自检!列车进入触发区!”林野的声音沉稳,但手心微微出汗。
沉重的车轮碾压声由远及近,大地开始震颤。频谱图上,巨大的噪音能量瞬间飙升!
“振动信号捕捉!频谱锁定!AnC激活!压电阵列…启动!”林野的指令清晰而迅速。
重载列车带着千钧之力轰然驶入试验段!
“哐当!哐当!哐当!”沉重的轮轨撞击声如同战鼓擂响。
就在这原始的钢铁轰鸣声中,奇迹发生了!
一段纯净、温暖、带着奇异金属共鸣感的旋律,如同山涧清泉般流淌而出,清晰而稳定地穿透了嘈杂的背景噪音!
“sol - sol - La - sol - do - si -”(《友谊万岁》经典旋律片段)
这一次,不再是冰冷的电子音!那音色仿佛带着高锰钢特有的清越底色,又被算法赋予了圆润和温暖,如同用钢轨本身在歌唱!旋律的线条流畅而稳定,音量恰到好处,既不会被噪音淹没,也不会喧宾夺主,与列车的轰鸣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共生。
帐篷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一点声响会破坏这神奇的“钢轨之声”。
列车呼啸而过,那奇妙的旋律也随之远去,余音仿佛还在钢轨上微微震颤。
“thd…实时峰值0.78%…平均0.72%!”负责监测的工程师声音带着颤抖的狂喜。
“音色主观评价…优!”陈教授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就是这个!这就是我们要的‘钢轨上的交响乐’!”
帐篷内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掌声!王磊激动地跳了起来,用力地挥舞着拳头。林野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终于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但眼中充满了创造者见证奇迹诞生的光芒。
莫罗戈罗段正式启用的日子,被选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消息早已像风一样传遍了沿线的村庄。铁路两侧,前所未有地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男女老少,穿着节日里最鲜艳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好奇和期待。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兴奋地指指点点。小贩们趁机兜售着水果和零食,空气中弥漫着烤玉米的焦香和人群的喧闹。
林野、王磊和调试组成员站在特设的观礼台上,心情同样激动而忐忑。龙国和坦桑尼亚的官员代表也出席了仪式,他们更多的是带着外交礼仪性的期待和对新奇技术的礼貌兴趣。
“呜——!”
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从东方传来,打破了现场的喧嚣。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地平线上,一列涂装鲜艳的客运列车,由崭新的龙国制电力机车牵引,正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平稳而有力地驶来。阳光在流线型的车身上跳跃,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人群骚动起来,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
列车越来越近,车轮碾压钢轨的“哐当”声也越来越清晰。它正驶向那关键的、铺设了“音乐轨”的数百米路段!
林野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目光紧紧锁定列车的前轮。
第一组车轮,稳稳地压上了莫罗戈罗段的mn18高锰钢轨!
刹那间,在人们熟悉而惯常的、低沉有力的轮轨轰鸣背景声中——
一段纯净、温暖、带着奇妙金属质感和共鸣的旋律,如同破土而出的清泉,又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动的巨大钢弦,骤然响起,清晰地传遍了铁路两侧!
“sol - sol - La - sol - do - si - sol——”(《友谊万岁》主旋律)
这声音,绝非刺耳的喇叭播放!它仿佛是从钢轨内部、从大地深处自然生长出来的歌唱!带着钢铁的筋骨,却又流淌着温暖的旋律!它完美地融合在列车运行的巨大声响中,非但不显突兀,反而像为这钢铁的律动注入了灵魂的诗篇!
铁路两侧,瞬间陷入一片奇异的寂静!所有的喧闹、交谈、叫卖声都消失了。成千上万张面孔上,好奇和期待瞬间被一种极致的惊愕和难以置信所取代!人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神迹降临!
一个头发花白、穿着传统“坎加”长袍的老妇人,手中的编织篮“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木薯滚落出来。她浑然不觉,只是呆呆地望着那正在“歌唱”的钢轨,浑浊的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嘴唇无声地颤抖着。
孩子们忘记了吵闹,小脸上满是惊奇,有的甚至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随即又放开,似乎想确认这神奇的声音是否真实。
“天啊…钢轨…钢轨在唱歌!”人群中,不知是谁用斯瓦希里语嘶哑地喊了出来,充满了梦呓般的震撼。
“是…是旋律!有调子的!”旁边的人如梦初醒,激动地附和。
这时,列车已经完全驶入了音乐轨路段。那温暖而坚定的旋律,持续不断地流淌着,是《友谊万岁》完整的第一乐章!它如此清晰,如此稳定,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穿透了钢铁的轰鸣,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
寂静被打破了!如同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
人群彻底沸腾了!
“woweeee——!”巨大的、混合着狂喜、惊叹和不可思议的声浪轰然爆发,直冲云霄!人们激动地跳跃着,挥舞着手臂,互相拍打着肩膀,指着那正在“歌唱”的钢轨,用斯瓦希里语、英语、各种部族语言疯狂地呼喊着、赞叹着!笑容在每一张黝黑的脸上绽放,如同最灿烂的非洲菊。
一个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婴儿,随着那钢轨奏响的旋律,情不自禁地、轻轻地哼唱起了《友谊万岁》的调子。起初只是她一个人,细若游丝。
“sol - sol - La - sol…”
很快,她身边的几个妇女被感染了,也跟着哼唱起来。旋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迅速扩大。
“do - si - sol…”
哼唱的人越来越多!男人、老人、孩子…熟悉这首象征着中坦友谊歌曲的人们,开始自发地加入。起初还有些犹豫和跑调,但很快,在脚下那持续不断的、温暖而坚定的钢轨旋律的引领和支撑下,这哼唱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整齐,汇聚成一股发自内心的、磅礴的声浪!
“La - sol - fa - mi - re - do——”
成千上万的喉咙,跟随着钢轨的节奏,共同唱响了这首《友谊万岁》!歌声嘹亮而真挚,充满了喜悦、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这人类的合唱与钢轨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共同构成了一曲响彻云霄的、献给友谊、献给奇迹、献给这片充满希望土地的宏大交响!
龙国和坦桑尼亚的官员们早已离开了座位,他们站在观礼台边缘,望着眼前这从未想象过的、震撼心灵的景象,望着那些在歌声中泪流满面却笑容灿烂的民众,他们的脸上也充满了动容和深深的震撼。一位坦桑尼亚官员摘下眼镜,悄悄擦拭着眼角。
林野站在欢呼歌唱的海洋边缘,耳中充斥着人类与钢铁共同奏响的磅礴乐章。他的目光越过沸腾的人群,落在那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烫的、泛着蓝灰色光泽的mn18钢轨上。这一刻,他仿佛看到冰冷的钢铁拥有了生命,它以最独特的方式在歌唱,那歌声穿透了机械的轰鸣,融化了语言的隔阂,直抵人心最深处。
这不是播放,是共鸣。是钢铁的脉搏,被人类的智慧唤醒,最终又唤醒了千万人心底共同的情感频率。一曲终了,余音仍在大地和胸腔中回荡。钢轨沉默下来,但无数双望向它的眼睛,已盛满了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