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频率的圣战(第2页)

就在这绝望的僵局中,萨米尔动了。他蹒跚却坚定地走到刚浇筑好、尚未完全硬化的迷宫墙边。布满老茧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粗糙的混凝土表面缓缓拂过。突然,他停在某处,曲起指节,以一种独特而富有韵律的节奏,“叩、叩叩”地敲击着墙面。声音沉闷中带着一丝奇特的回响。

“这里的骨料……不对!”萨米尔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开,闪过一丝洞悉的光芒。他拿起随身的凿子和锤头,毫不犹豫地在迷宫墙的某个环形夹壁上凿击起来。混凝土碎块崩落,露出了内里掺杂的骨料碎石——那是一种在禁寺扩建中大量使用的、带有独特黄色斑纹的本地大理石。

“黄斑石……它像虔诚者的心,在某些声音面前,会变得柔软……”萨米尔喃喃自语,仿佛在回忆古老的石匠秘传。他凿下一块巴掌大小、带有明显黄斑纹路的薄石片,不顾石片的锋利边缘,将其紧紧贴在迷宫墙内壁一处正承受着125hz声波剧烈冲击的位置。

高倍电子显微镜的镜头,对准了石片与声波接触的微观界面。就在125hz的声波能量持续轰击大理石的瞬间,构成石头的方解石晶体(碳酸钙)发生了不可思议的转变!那些原本棱角分明、排列相对随意的晶体,在特定频率声波的“指挥”下,如同亿万虔诚的朝圣者骤然听到了神圣的召唤,开始整齐地、缓慢地旋转!它们调整着自己的晶轴方向,试图找到一种能最大限度“容纳”或“化解”这外来能量的稳定构型。这个集体旋转、重新排列的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内摩擦——声波的能量,被高效地转化成了晶格重组的热能!

正午的烈日将麦加山谷化作熔炉。一天中声浪最澎湃、最危险的共振峰值时刻降临。迷宫墙,这座由数学、混凝土和禁寺之石共同构筑的声学堡垒,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热成像仪的屏幕上,迷宫墙的表面温度如同失控的火箭般飙升,最终在几处关键节点,定格在骇人的67c!高温使得墙体表面蒸腾起扭曲的空气波纹。然而,就在这灼热扭曲的光影中,更令人震撼的景象出现了——在几处嵌入了黄斑大理石片的内壁位置,高温灼烧与持续的声波能量共同作用下,大理石的晶体在微观层面完成了最终的重组。这种重组,竟在墙体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映射、蚀刻出了若隐若现的、流畅优美的阿拉伯文字痕迹!那痕迹组合起来,分明是《古兰经》中最为人熟知的庄严经文片段!如同真主以光和热为笔,在守护的壁垒上亲书神谕!

“看!快看墙上!”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惊呼。

这声惊呼如同涟漪般扩散。广场边缘,一部分正朝着禁寺克尔白方向虔诚鞠躬的朝觐者,仿佛被冥冥中的力量指引,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在热浪中浮现、闪烁着微光的经文痕迹所吸引。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敬畏和顿悟瞬间攫住了他们。

如同潮水在无形的号令下转向,越来越多的朝觐者,在鞠躬的姿势中,极其自然地、发自内心地将身体朝向了那座蒸腾着热浪、显现着经文的迷宫墙!

“万物非主,唯有安拉……”(La ilaha illa Allah)

这一次,百万信众的诵念,不再是引发共振的破坏之力。他们的声音依旧洪亮,却仿佛融入了某种统一的、和谐的频率。林野的声压计屏幕,峰值读数在短短数秒内,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向下猛拉,骤降了8dB! 这不是声音的减弱,而是亿万心灵在神迹显现的瞬间,产生的共鸣与秩序,自发地调和、驯服了那曾失控的声波狂潮!

压力骤然减轻。迷宫墙的温度开始缓缓下降。被抑制、被转化、被迷宫和石材吸收储存了许久的巨大声能,在最后一个庄严的“万物非主”尾音落下的瞬间,仿佛完成了最终的净化与升华。这股被圣石“记忆”并转化的纯净能量,并非以破坏的形式爆发,而是如同最温柔的熨烫,无声地拂过滚烫的钢轨。

监测屏幕上,那代表钢轨不平顺度的波形图,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如同被一只无形而神奇的手缓缓抚平!扭曲的波峰波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近乎完美的直线!铁轨,在经历了信仰声浪的极限洗礼后,在圣石释放的“记忆暖流”中,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平直如初的状态!

萨米尔颤抖着布满老茧和烫伤痕迹的手,轻轻摩挲着迷宫墙那正在缓缓降温、却依然残留着经文微痕的内壁,感受着指尖下石头重归的平静与温热。他布满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如同孩子般纯净而了然的笑容,低声呢喃,声音淹没在依旧回荡的、却已不再危险的“安拉至大”声中:

“他们认出来了……那是真主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