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银镯与象铃(第2页)

“阿公,您引着它往外走,我用工具把道钉拔出来。”扎伊调整好扩张器的角度,对准道钉与铁轨的缝隙,“吴丹,帮我扶着小象的腿,别让它再挣扎。”

老觉长老继续哼着曲子,一步步往后退,小象迟疑地跟着。当道钉被完全拔出的瞬间,小象猛地甩了甩腿,疼得跪坐在地上。扎伊立刻掏出随身带的药箱,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消炎药膏:“没事的,只是皮外伤,明天就能好。”

小象站起身,用鼻子卷住扎伊的手腕,银镯和象鼻相触的地方,传来温热的触感。它又走到老觉长老脚边,用额头轻轻碰了碰他的竹杖,像是表达感谢。护林员上前,用绳索在小象腿上系了个软质的护具:“这样走路就不会蹭到伤口了。”

“得把它送回象群。”老觉长老说,“附近村寨的驯象人叫波桑,我给他打个电话。”他掏出那台老旧的诺基亚手机,按键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电话接通后,他用克钦语说了几句,挂掉电话抬头:“波桑半小时后到,带着象哨。”

等待的间隙,吴丹从吉普车上拿来一桶温水,兑了些米糠:“给它喂点吃的,安抚情绪。”小象低头喝了几口,又用鼻子卷起米糠往扎伊手里塞,惹得众人笑了起来。

“你看,它在谢你呢。”老觉长老说。扎伊摸了摸小象的耳朵,银镯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忽然想起白天列车启动时,车头的中国结与金翅鸟图腾重叠的模样——原来连接不只是钢铁与代码,更是人与人的善意,人与动物的共情,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岁月里交织出的温暖脉络。

波桑骑着摩托赶来时,小象已经能正常行走了。他吹了声悠长的象哨,远处传来回应的象鸣。小象最后看了眼众人,甩着尾巴消失在夜色里。老觉长老收起银铃,对扎伊说:“你腕上的镯子,和我这铃铛一样,都是能传声的宝贝。”

扎伊低头看着银镯,忽然明白阿婆说的“听见风里的消息”是什么意思——风里有铁轨的心跳,有象群的脚步,有华缅友人的笑声,还有无数像她这样的铁路人,用双手和真心,在钢铁与土地之间,织就的温暖故事。

凌晨一点,扎伊回到值班室,记录下今晚的特殊事件。窗外的月光依然明亮,照在她新写的日志上:“今日救助误闯轨道的幼象,感谢老觉长老的银铃、吴丹的芭蕉叶,还有小象的信任。铁路不仅是连接两国的钢铁长龙,更是承载着无数生命与善意的纽带。”

她合上本子,腕间的银镯轻轻晃动,与远处传来的象鸣声,在夜色里谱出一支温柔的曲子。那曲子顺着铁轨,越过田野,穿过村庄,飘向更远的地方——那里,华缅两国的灯火正次第亮起,像夜空中的星子,连成一片璀璨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