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铁轨上的泛非心跳(第2页)
林野的道尺在掌心发烫。尺尾的刻痕里,嵌着376章事故现场的钢轨碎屑、马赛族的彩绳、祖鲁族的牛骨粉,此刻又多了几粒坦桑尼亚红土。这些来自不同土地的记忆,正用最温暖的方式,编织成一张覆盖非洲大陆的网。
列车抵达基苏木站时,站台上挤满了人。坦桑尼亚的孩子们举着用竹子做的"小铁轨",肯尼亚的妇女唱着《铁路之歌》,马赛族的青年跳着战舞,欢迎首班"自由轨距"列车。基马尼长老站在最前排,将一枚用金合欢种子串成的项链挂在林野脖子上:"这是马赛人的'平安符',愿铁轨永远跟着土地的心跳走。"
下午,联盟在基苏木召开新闻发布会。玛莎法官通过视频连线宣布:"非洲铁路建设特别委员会已成立,将推广'自由轨距'作为新建铁路的核心标准。"她顿了顿,"更重要的是——所有数据将向非洲各国开放,让每个国家的工程师都能用本土知识校准标准。"
艾丽西亚·陈站在记者席第一排,举着麦克风提问:"林先生,标准公司最近宣布退出非洲市场,您认为这是'自由轨距'的胜利吗?"
林野看向台下的非洲工人们。他们正用联盟发的"土地记忆"测量杆,在站台地面画新的轨距线——那不是冰冷的数字,是土地的呼吸,是生命的重量。"这不是胜利,"他说,"是非洲终于拿回了丈量自己土地的权利。"
发布会结束时,夕阳把展台染成金红色。林野站在铁轨旁,看着阿米娜调试最后一节车厢的轨距。她的手指在测量杆上移动,像在弹奏一首只有土地能听懂的乐曲。远处,猴面包树的影子拉得很长,金合欢花在风中簌簌落下,飘在铁轨上,飘在测量杆上,飘在每个非洲工人的笑脸上。
"林工,"莎伦递来一杯热可可,"玛莎法官刚发来消息,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也加入了'自由轨距'联盟。"
林野接过杯子,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想起三年前在日内瓦仲裁庭,当法官宣布"零坐标"胜诉时,卡马乌攥着他的手说:"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零坐标",从来不是一个冰冷的起点。它是非洲大陆的心跳,是千万双沾着泥土的手共同托举的重量,是被遗忘的声音终于被听见的回响,是无数个"不标准"的故事,正在书写的、属于所有非洲人的、有温度的历史。
夜风卷着草原的清香掠过。林野望着延伸向远方的铁轨,那里有刚果(金)的铜矿、乌干达的咖啡、南非的黄金——它们将通过这条用"自由轨距"丈量的铁路,流向更广阔的世界。而更重要的是,铁轨上的每一道刻度,都刻着非洲的尊严:
我们的土地,自己丈量;
我们的标准,由心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