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云端神谕,赤红悲鸣(第2页)
当他在无尘舱里转动盘片时,显微镜下的金属表面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盘片的金属颗粒不是均匀分布的。在靠近边缘的位置,有一片直径约两厘米的区域,颗粒被刻意排列成了图案。林野调整焦距,瞳孔慢慢收缩——那是头战象。
象鼻高扬,耳朵展开如蒲扇,脊背上的鬃毛用更细密的颗粒勾勒。最诡异的是象的眼睛:两粒极小的钨钢颗粒,在显微镜下泛着冷冽的光,像两颗凝固的黑曜石。
"这他妈不是自然形成的。"林野摸出相机,对着图案连拍二十张。他想起三年前在360章文档里见过的草图——当时项目组在讨论某种"量子拓扑存储",图纸上画着类似的战象图腾,旁边标注着"记忆锚点"四个字。但文档很快被锁进保密服务器,再没公开过。
电脑突然发出提示音。林野切回系统界面,发现硬盘的固件分区里多了个隐藏文件。文件名是乱码,但扩展名是".glyph"——他在古文字学论坛见过这种格式,通常用于存储不可见的符号信息。
他用专用工具破解密码,试到第七个组合时,屏幕突然黑了。
再亮起时,桌面背景变成了纯黑色。中间浮着一行血红色的文字,字体是他在"err0r-g0d"里见过的那种工业感无衬线体:
**标准轨距=1435±∞**
林野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轨距,铁路术语,指两条铁轨内侧的距离。国际标准是1435毫米。但这里的等式后面跟着正负无穷,像是在说,这条"轨距"既固定又无限,既存在又不存在。
他突然想起事故当天,B7区服务器的日志里有一条异常记录。当时他以为是误报,现在翻出来看,后颈的汗毛竖了起来:
[kerneL] track gauge Calibration failed. Base value: 1435. deviation: undefined.
轨距校准失败。基准值1435,偏差未定义。
"这他妈不是铁路。"林野对着空气说。他想起量子物理里的"维度折叠",想起拓扑学中的"莫比乌斯环",想起那些关于"数字世界影响现实物理"的疯狂猜想。如果云端系统崩溃不是因为硬件故障,而是某种更高维度的"轨距"发生了偏移......
实验室的门被敲响。林野手忙脚乱地关闭文件,抬头看见老张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两瓶冰啤酒。
"听说你捡了个宝贝?"老张晃了晃酒瓶,"我值班时看了眼监控,B7区着火前半小时,有个穿白大褂的人进过机房。没拍清脸,但......"他压低声音,"他手里拿着个青铜印章,刻着大象。"
林野的喉咙突然发紧。他想起硬盘侧面的划痕,想起三年前那份被锁起来的文档,想起"err0r-g0d"里那两个空洞的"0"——像极了青铜印章的孔洞。
老张把啤酒放在桌上,指了指他的电脑:"那文件......你最好别碰。我查过,1435这个数字,在二十年前的一次粒子对撞实验里出现过。当时欧洲核子中心的探测器记录到,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轨迹形成了一个......"他挠了挠头,"形成了一个战象图腾的影子。"
窗外传来雷声。林野看向桌上的硬盘,战象的眼睛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像两盏来自远古的灯。他忽然明白,所谓"云端神谕"的崩溃,不过是某个更古老的存在掀开了帷幕的一角。而那个"标准轨距=1435±∞"的判数,正在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规则。
"老张。"他抓起外套,"陪我去趟档案馆。我要查二十年前Cern的粒子对撞记录。"
老张愣了两秒,把啤酒塞进他手里:"先喝了。这酒比你那些破硬盘贵。"
林野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他望着实验室墙上的时钟——凌晨三点十七分。窗外的霓虹灯还在闪烁,城市的脉搏依然强劲。但他知道,在看不见的地方,某种更宏大的重构正在进行。
就像那行血红色的字在说:
**标准轨距=1435±∞**
当轨距不再固定,当规则可以无限偏移——
所谓的"云端神谕",不过是新神诞生时,旧世界崩塌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