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库仑法的贿赂计量(第2页)
电量引爆点:
最危险的在于其自毁/破坏机制。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库仑计数器。当累计传输的数据量(即累计消耗的总电量Q_total)超过237库仑(C) 时(对应传输约237gB数据,或根据公式折算刘成受贿达到约1000万元!),传感器将触发其内置的微型爆轰装置(可能基于叠氮化物或高能炸药微粒)。虽然单个传感器的爆炸当量很小,但在钢轨表面关键部位(如伤损附近、接头处)的密集分布点同时引爆,足以造成局部材料崩裂、失效,瞬间引发事故!这是一种恶毒的、蓄意的破坏,一种将数据传输与物理破坏联系在一起的恐怖设计,如同埋藏在数据流中的定时炸弹。omegA的野心,不仅仅是窃取数据,他们还想用这种方式,将数据泄露的后果,转化为一场真实的灾难,让罪恶的种子结出毁灭的果实。
传感器,那精密得如同钟表心脏的装置,却潜藏着一颗不安分的“炸弹”,随时可能因失控而自爆。林野的对策,犹如一位高明的棋手,布下了一局以电化学动力学为棋盘的险棋:他要掀起一场“过电位”的风暴,直捣黄龙,彻底瘫痪那核心反应。
脉冲电流的雷霆一击:
他摒弃了平缓的恒电流,转而挥动探伤仪这柄“电之利刃”,向库仑传感器的电解池体系(宏观上看)劈下了一系列高强度、短脉宽(微秒级)、方向交替的脉冲电流。这电流,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狂暴的惊雷,骤然劈向那原本平静得如同镜面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过电位”灾难的降临:
这狂暴的脉冲电流,如同巨锤砸在琴弦上,瞬间在工作电极与溶液的界面上,激荡起巨大的、瞬态的浓度极化过电位和活化过电位。要知道,传感器的微型工作电极,表面积小得可怜,此刻电流密度却瞬间飙升,高得如同天际的闪电,远超其设计时设定的安全上限。
于是,灾难接踵而至:
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物离子,仿佛被一只无形却力量惊人的巨手瞬间攫取、掠夺,导致反应物迅速枯竭,形成一片“真空”。浓差极化随之急剧攀升,那景象,恰似曾经丰盈润泽的河床,在烈日下瞬间干涸,龟裂成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
而电极反应本身,那道本需精心酝酿、逐步跨越的活化能垒,此刻却被这狂暴的电流强行以蛮力冲破。反应速率彻底失控,不再遵循精密的化学定律,而是如同脱缰的野马,失去了缰绳的束缚,在原本平坦的平地上横冲直撞,狂奔乱突,再无章法可言。
更令人胆寒的是,这种极端状态,极有可能点燃副反应那根危险的导火索,或是让电极表面那层精心维持、光滑如镜的“铠甲”(比如氧化层)发生不可逆的崩解。这破坏,轻则让传感器效率骤降,如同生锈的齿轮,运转滞涩;重则使其彻底“面目全非”,就像一个精美的瓷器,被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满地狼藉,再难复原往日的光彩与精密。林野的策略,正是要利用这毁灭性的力量,让传感器在自爆前先彻底“瘫痪”。
这一切,最终都导向了错误的触发与真相的显影:强烈的过电位如同一个粗暴的闯入者,让传感器内部那套用于精确计量电量(Q = i * t)的精密齿轮——核心机制——彻底失灵。电荷积分电路要么早早饱和,要么开始疯狂报错,输出着毫无意义的乱码。同时,剧烈的界面翻涌,也可能粗暴地撕毁传感器的敏感膜,或是彻底搅乱那至关重要的反应界面。在这种“过载”的濒死状态下,传感器内部那存储着核心计量公式的只读存储器(rom)或加密单元,其内部的数据,竟可能因电源的剧烈波动或是物理应力的挤压,而发生短暂的“泄露”。这些泄露的数据,并非直接读出,而是通过电极表面那异常的电化学响应——比如某种选择性溶解留下的痕迹,或是沉积形成的奇特图案——曲折地显现出来,仿佛在巨大的惊吓之下,被迫吐露了长久隐藏的秘密。
林野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操作台上划过,施加了精心设计的脉冲序列。屏幕上,库仑计的电量读数立刻开始疯狂地、大幅度地、非线性地跳动,那模样,活像癫痫患者失控的肢体,每一次抽搐都带着死亡的威胁。
就在某个特定脉冲组合精准落下的瞬间,传感器工作电极表面——那靠近钢轨接触点的区域——原本光滑得如同镜面的地方,突然被蚀刻上了一片由微米级线条构成的复杂图案。那图案,神秘而诡异,仿佛某种远古部落留下的符文,又像是某种加密的密码。
高倍成像镜头捕捉下这诡异的图样,强大的图像识别算法随即启动。片刻之后,屏幕上,图案被清晰地解析出来,赫然是一个简洁而冰冷的数学公式:
Q = 237 x B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如同判决书上的注脚:
unit: Q(uC), B(10k yuan)
冰冷的公式,赤裸裸地揭示了伤损数据传输量与腐败金额之间那令人作呕的定量关系。库仑数,这原本属于物理世界的度量单位,此刻竟成了丈量罪恶的尺子。每一微库仑的电量波动,都对应着一份肮脏的交易,一笔以十万为单位计价的贿赂。林野只觉得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世界仿佛在旋转。他必须尽快将这一切公之于众,让刺眼的阳光,穿透这被基因技术阴影笼罩的黑暗角落。他清楚,自己和刘成、和那个名为omegA的庞大阴影之间的对决,已经到了摊牌的最后时刻。而这场关乎真相与正义的战斗,才刚刚掀开了它最惊心动魄的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