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女子就该嫁人
张和瑶继续劝说,“而且咱们刚开始做,也不必投资太多,两个徭役点的量也足够了。”
她们这几天虽卖得好,可有一半是成本。
若扩大规模,食材便要买的更多,投入也更大。
对于他们刚起步来讲,确实不是很稳妥。
张和娇也有此考虑,“娘,四妹说的有道理,咱们还是先不投入那么多。先让四妹跟你,我自己去别处就可以。”
若两个徭役点可以做起来,再拓展也不迟。
李翠兰也知道小女儿多半是不敢自己一人去陌生的地方,也不强迫,“那就这样说定了,小四跟我,老二自己。”
银子方面她不介意多投入,但要照顾小四。
张和瑶举双手赞成。
李翠兰有所考量,“还有一件事,现在是我们三人一同做事,赚得银子也当分你们。”
她要做的不仅是让自己和张满贵有所倚靠,也不希望两个女儿以后倚靠旁人。
张和娇眼中划过一抹亮色,但又认为不该要。
“是娘带着我们,我们才赚到银子,便放在娘手里吧。”
她先前以为女子无法赚钱,现在却成真,心里有种成就感。
至于银子,她的确没有想过。
娘能这么说,她觉得自己被公平对待,已经很高兴了。
张和瑶也附和,“娘,我们吃住都在家里,没有花钱的地方,而且我们跟着娘,也不是为了银子。”
她觉得好玩才去,银子是次要。
李翠兰却不与她们讲大道理,“你们付出劳动,得到报酬是理所应当。”
“在生意上,我们是合作关系,便听我的。我出了成本,我多拿一成。”
“我拿四,你们一人拿三。”
如此分银子,是将她们放在平等的地位看待。
而两个女儿对于拿几成并没有概念,只是高兴手中有了银子。
张和娇有种不真实感,“娘,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赚到银子,这银子还能握在自己手里。”
这种感觉很美好,比吃到肉更美好。
张和瑶圆润的眼睛闪亮亮的,“那我有了银子,想买几个簪子都可以了?还可以买糖和糕点。”
可以吃又可以美,想想就开心。
翌日,一早,便有人登门。
“哎哟,张嫂子,天大的喜事。”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来人在院子里便喊人。
这声音将家里几人都吸引出来。
李翠兰听这声音有些耳熟,出来一看,果真是她。
此人名叫周芳,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媒人,前世也是这时登门。
周芳捏着手帕,五十多岁,风韵犹存。
“张嫂子,喜事,你家大女儿的喜事。”
嫂子只是敬辞,保媒拉纤的人,最是嘴甜。
张和娇听出说的是自己,脸颊羞红。
她的确到了适合成亲的年纪,但这两日跟着娘做小贩,并不想离开。
前世,李翠兰很积极地嫁女儿,听媒婆夸的天花乱坠,便草率地将大女儿嫁人了。
且大女儿自己也是愿意,只是嫁过去却过得并不如意。
难道如今还要重蹈覆辙吗。
李翠兰态度淡淡,“我闺女整日在家,有什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