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396章 总结经验

哈佛案例库的穹顶下,夏澜突然推倒了精心搭建的沙盘模型。在教授们的惊呼声中,她将碎片分给在场学员:"现在,请用这些拼出你们的理想村。"当众人茫然拼接时,王老爷子的全息影像突然浮现,对着歪扭的模型一顿臭骂:"连垃圾都不会收拾,还搞什么发展!"

这场"破坏性总结"直播观看量破亿。三个月后,那些被骂得最狠的学员,带着重建方案回到新村。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作业"竟被制成陶板,镶嵌在村史馆的地面上——成为可被后人踩踏的经验基石。

新落成的"失败博物馆"里,陈列着七年来的所有失误:夏澜签错的合同、王老爷子烧裂的镇馆之宝、周婶配出医疗事故的药方,甚至还有张叔改装失败的轮椅残骸。每个展品都附带二维码,扫描能看到当事人讲述的"犯错日志"。

最震撼的是中央的"错误提款机"。游客输入自己的挫折经历,就能兑换对应领域的教训案例。大学生小林输入"创业破产",机器吐出王老爷子第三次创业时写的《闭店心得》,泛黄的纸页上还沾着当年的泪渍。

"知道为什么公开这些吗?"夏澜在导览手册上写道,"因为完美的经验会让人仰望,而破碎的教训才让人前行。"

战略复盘会上,夏澜给每位员工发了三颗陶土胶囊。"吞下去。"她命令道。胶囊在胃酸中溶解,释放出纳米级陶粒——这些携带七年发展数据的颗粒,将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最终随汗液排出。

"现在你们就是行走的数据库。"她启动体感学习系统。当员工面临决策时,皮肤会因历史数据共鸣而刺痛;遇到类似错误时,舌尖会泛起对应的苦涩。最绝的是"王老爷子骂人抗体"——经历过重大失误的员工,会对他老人家的毒舌产生免疫力。

医学专家警告风险时,夏澜展示后台数据:采用"体感记忆"的团队,决策准确率提升89%。"经验,"她指着自己的太阳穴,"本来就不该只存在这里。"

传统的金字塔知识模型被夏澜彻底颠覆。新村的"知识生态系统"里,树根是王老爷子那些"不讲理"的直觉判断,树干是周婶的"乱来"药方,而树冠才是规整的理论体系。更疯狂的是"果实"——每个成功案例都标注着孕育它的失败养分。

国际管理学会来访时,夏澜让他们玩了个游戏:用错误日志当肥料,培育虚拟知识树。当某教授输入"过度规划导致僵化",树上立刻结出"弹性管理模型";某Ceo填入"盲目扩张苦果",枝头垂下"精准生长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