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373章 合作深化(第2页)

"这不是交换学生,"《经济学人》记者感叹,"是培育文化混血儿。"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竟是"错误学",来自各国的学徒要展示自己最惨烈的失败作品,而王老爷子的评分标准是:"看你从坑里爬出来的姿势美不美。"

合作最深的当属nAsA的"星际传承"项目。宇航员在空间站学习基础陶艺的视频传回地球后,新村立即收到特殊订单——为月球基地设计防辐射陶瓷工具,要求是"摔月壤上也不能碎"。

华尔街某投行的交易大厅,突然出现批特殊"金融产品"——非遗收益权证。投资者不仅能分红,还可选择"手艺体验权":持满三年可学王老爷子的三招绝活,五年获赠周婶的私房药膳方。

"最抢手的是这个。"基金经理指着"危机对冲产品"——当股市波动率超过20%,持有人可入住新村的"非遗避难所",在陶艺和药香中平复心绪。产品上线当天,就被对冲基金抢购一空。

更颠覆的是"时间货币"系统。游客可用志愿服务时间兑换课程,而这些"时间币"能在全球87个合作机构流通。东京某主妇用300小时茶道教学换取了新村民宿居住权,而她的日本茶课学员里,正有王老爷子的大弟子。

合作深化的巅峰,是在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极地传习所"。科考队员用冰芯数据换取新村的气候适应技艺,而王老爷子则根据极寒环境改良釉料配方。当第一件"南极陶"在零下80度烧制成功时,直播画面里的冰裂纹竟呈现出前所未见的蓝色。

夏澜站在控制中心,看着大屏上跳动的全球合作节点——阿拉斯加的狗拉雪橇载着智能陶炉,撒哈拉的游牧帐篷里播放着Ar制陶教程,连国际空间站的物资清单里都列着"新村特供太空泥"。

"知道最珍贵的是什么吗?"她问正在学习3d打印的王老爷子。

老人头也不抬地举起刚成型的混血作品——传统造型内嵌电路板:"是让老东西学会新把戏,新玩意长出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