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营销创新,扩大市场
夏澜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报表,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村里游客数量连续三周停滞在日均80人左右,这个数字远远达不到她的预期。窗外,几个旅游大巴停在村口,下来的都是银发老人——传统旅行社的夕阳红团,消费力有限且停留时间短。
"夏经理,这是上周的游客满意度调查。"助理小林推门进来,放下一叠文件,"服务评分已经达到4.8分,但新客增长率只有5%。"
夏澜翻看着调查表,目光停留在一条留言上:【村子很美,但除了吃农家菜、买土特产,没什么特别体验。我朋友圈都没发图的欲望。】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夏澜心里。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不能激发游客分享欲望的旅游目的地,注定会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她猛地合上文件:"小林,通知各部门负责人,下午两点开会。我们要彻底改变营销策略。"
下午的会议室里弥漫着躁动不安的气息。夏澜站在投影前,屏幕上显示着几组刺眼的数据对比:村子在各大旅游平台的搜索量、同类型网红乡村的社交媒体热度、年轻游客占比曲线。
"我们的服务已经打磨得很好,但知道的人太少。"夏澜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成几个爆红的乡村旅游案例,"这些地方半年前还不如我们,现在周末预约排到三个月后。差别在哪?"
她指向屏幕上一组数据:"90%的流量来自新媒体平台,而不是传统旅行社。"
农家乐老板李婶皱着眉头:"我们去年也做过公众号啊,发了好多风景照,没啥效果。"
"因为那是单向输出,不是互动营销。"夏澜调出一张思维导图,"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启动'乡村唤醒计划',用创意内容撬动流量。"
计划分为三步:打造网红打卡点、策划病毒式传播活动、构建koL矩阵。预算不多,但夏澜相信创意可以弥补资金的不足。
第一枪是"寻找最美乡村角落"摄影大赛。夏澜没有请专业摄影师,而是动员村民用手机拍摄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王叔晨雾中赶鸭子的背影、李婶家灶台上冒着热气的蒸糕、孩子们在小溪边捉螃蟹的笑脸。这些真实质朴的画面配上#最美乡村角落#话题,在抖音和小红书上迅速发酵。
"夏经理,咱这照片真有人看吗?"王翠花举着手机,对自己拍的夕阳下老牛饮水的照片半信半疑。
夏澜笑着帮她调整滤镜:"真实最有力量。你看,这条已经有两百赞了。"
三天后,话题阅读量突破50万。最出人意料的是王翠花拍的那张老牛照片,因为抓拍到了牛背上停着一只翠鸟的奇妙瞬间,被多家摄影大v转发,登上同城热搜。
夏澜趁热打铁,联系了知名旅行博主"山野小鹿"——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90后女孩,以拍摄原生态旅行视频闻名。
"你们村有什么特别体验吗?山野小鹿"的经纪人开门见山,"不能是那种到处都有的农家乐。"
夏澜早有准备:"我们可以提供深度乡村生活体验。凌晨四点跟茶农上山采明前茶,中午学做传统竹筒饭,下午跟92岁的'竹编陈'老人学编蚱蜢,晚上睡在能看到银河的夯土房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有点意思。我们下周过来。"
为了这次合作,夏澜精心设计了一条沉浸式体验路线。她请村里最会讲故事的老人编排了乡村传说,让"竹编陈"开发了简易竹编课程,甚至说服了几户人家开放自家厨房,让游客参与制作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