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左都御史谢渊奏南北异动关联请彻查折
左都御史谢渊奏南北异动关联请彻查折
德佑二十九年九月初十 八百里加急
破题
北元南越连兵,万里边尘同日起;军情疑似勾结,九重宸极宜早防。臣总领风纪,汇核边报,敢举疑情,恭请圣裁彻查。
承题
伏以都察院为天子耳目,察百僚之奸,辨边庭之诈,乃国之纪纲。自神武皇帝立制以来,凡边庭异动,必核其源、察其联,未尝轻忽。盖北疆当蒙古之冲,南疆扼百越之险,南北万里,本不相及,今北元八月初三扰大同,南越八月十八增谅山,相隔半月而势若呼应,此非偶然,恐有深谋,臣反复研核,愈觉心惊。
起讲
臣闻 “谋国之道,必审敌之虚实,察敌之关联”。近月来,北境五镇、南疆二省边报纷至,臣伏案三日夜,汇核十封急奏、二十七份塘报,见其异动有三可疑:北元太师也先于漠南筑垒囤粮,南越辅国将军陈日熞于谅山筑堡架炮,其筑垒之制、屯粮之数,惊人相似;北元诱河西番部锁南卓玛,南越诱广西侬氏土司,皆以 “分地之利” 相诱,游说之辞如出一辙;更据两广总督卢景密报,南越使者持有北元 “狼旗” 信物 —— 此旗乃北元皇室亲授,非心腹不得持,足证二寇暗通款曲。
入手
臣忝任左都御史,掌监察之职,每览边报,未尝不寒心。大同总兵周毅奏 “北元十万骑聚长城外”,广西副总兵林策报 “南越三万兵屯谅山关”,北元兵起于秋高马肥,南越兵增于南疆雨歇,皆选最佳用兵之时,算计之精,非各自为谋所能致。臣调阅近十年边志,北元南越异动多在单季,从未南北同时发难,今秋异象,实乃罕见。案头堆积的北疆舆图与南疆舆图并置,北元屯兵点与南越筑垒处,恰成 “北扰南窥” 之势,若不早查,恐堕其牵制之术。
起股
臣细究边报,其可疑者有三:一曰时机之巧。北元八月初三始扰大同,南越八月十八继增谅山,间隔半月,恰符 “声东击西” 之策 —— 北疆急则调京营赴北,南疆虚则南越可乘;二曰信物之证。两广总督卢景遣谍者入南越,见其国相府藏北元 “狼旗”,旗上绣北斗七星,乃北元顺帝旧物,非和亲、结盟不得互赠,今出现在南越,其勾结昭然;三曰动作之同。北元筑垒十二座,南越筑垒七座,皆高两丈、周三里,壕沟深丈余,内置滚木火药,其营制、器械之规,绝非异域各自能创,必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