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236章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第2页)

殿内死寂如坟。太子萧桓捏着玉牒链的手指微微发颤,楚王幕僚的朝靴在金砖上碾出细响,却再无人敢接话。谢渊知道,自己已触到了九王夺嫡的暗网核心 —— 那些精美的玉牒链、华贵的鎏金银盏,从来都是诸王瓜分民脂的利刃。

"御史越权!" 宗正卿突然暴喝,蟒袍上的獬豸补子在烛火下扭曲如鬼,"宗人府自有规制,何须御史插手?"

谢渊转身一揖,验印锥重重敲在刻着 "风宪" 二字的笏板上:"祖训煌煌,风宪官本就是天下百姓的耳目!" 他逼近宗正卿,对方退缩的脚步踩碎殿角积雪,"当茶农们的田契在火中卷曲,当他们的孩子在雪地里饿死,宗人府的规制在哪里?今日若纵容宗室逾制," 验印锥直指对方胸口,"才是对祖训最大的亵渎!"

永熙帝的咳嗽声惊落殿角积雪,九旒冕冠随身体晃动,珠串撞击声混着袖中玉牒链的轻响。"着三法司会同都察院," 帝王的声音被殿外呼啸的北风扯得破碎,"彻查庐山隐田案,涉事人等一体追责。" 龙纹御案上,玉牒链舆图的 "军屯" 标记正被烛影吞噬,却在谢渊眼中愈发鲜红,恍若当年江西刑场上,茶农们被斩落的血珠溅在雪地上的模样。

谢渊伏地叩首时,余光扫过丹陛西侧。宁王党羽、大理寺卿与襄王长史交换的眼神像两道暗箭,阴狠中带着不甘,就像三年前在魏王旧庄,他从火场救出的茶农孩子眼中,那种被夺走土地的绝望。此刻对方袖口的火漆印在金砖上投下阴影,与宗人府焚档处的焦痕重叠,让他想起验尸时在按察使齿间发现的同款茶梗。

三日后的菜市口飘着冻雨,太监尖利的嗓音穿破众臣耳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临御寰宇,兢兢以祖宗法度为纲,惓惓以黎民社稷为念。迩来谢渊所劾襄、宁二府逆党一案,经三法司会勘、宗人府详核,竟查出天地不容之罪,人神共愤之行,朕心震恸,不得不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查宁王余党与襄王残孽,勾连卫所,私设榷场,于庐山周遭布下十二道关卡,铁环锁山,茶农寸步难行;更将千顷膏腴隐为 "军屯",盗卖官田达三万六千顷,黄册焚于河滨,血书浮于浊流,"宁王府隐田" 四字,乃茶农以指血所书,触目惊心!彼等又以茶汁密书 "元兴始谋,永熙收官" 于舆图之背,暗合朕诞日,包藏祸心,竟欲效王莽篡汉、朱温代唐,此诚十恶不赦之谋逆大罪!

据《大明律》谋逆条,着将宁王党羽七十有二人、襄王党羽五十九人,即刻押赴西市斩立决,首级悬于九门示众三月,以儆效尤;宗正卿萧某,职司宗室教化,却纵恶养奸,形同首恶,着满门抄斩,府邸查抄入官;襄王萧某,虽未直接参与,然其府中长史、典宝等皆为谋逆核心,着废为庶人,囚于宗人府永巷,非诏不得出。

庐山茶农受困日久,着免永熙七年至九年茶税,开仓赈济谷米三千石;被占隐田悉数发还,由户部重造黄册,敢有宗室勋贵再行侵占者,罪加三等。玄夜卫、镇刑司、诏狱署三司,着即日起彻查逆党余孽,凡持半枝老梅暗号、茶汁密信者,无论官民,一体缉拿,务使奸佞无所遁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朕念及天潢贵胄,本应藩屏帝室,今竟行此禽兽之行,实乃宗室之耻、朝廷之羞!着将此案详情录入《皇明宗藩录》,颁示各王府,敢有再犯贪墨、谋逆之罪者,虽亲必诛,虽贵必刑,毋得宽贷。

尔等臣民,当知国法森严,天网恢恢。朕必廓清寰宇,以安黎元,勿谓言之不预也!

钦此!

永熙六年腊月廿九辰时

谢渊的獬豸补服被冰水浸透。宁王党羽跪倒在刑台上,官服上的蟒纹已被扯碎,露出底下绣着的半枝梅暗纹 —— 与楚王密函如出一辙。"谢御史," 对方临终前的轻笑混着血沫,"你斩得断我们,斩得断诸王的玉牒链么?" 话音未落,刑刀落下,溅起的血花在雪地上洇开。

回到都察院时,烛火已换过三茬。谢渊在宗人府移送的案卷里发现三份供词不翼而飞,牛皮纸封面上的火漆印被刻意刮去,只余淡淡茶渍 —— 正是庐山枯叶混铁砂的气味。周立带来的密报用素白绢帛包裹,角上印着极小的榷场标记:"江淮造船厂已封," 年轻吏员的声音带着颤抖,"但码头仓库的火漆痕迹,与魏王旧庄..."

"不必说了。" 谢渊抚摸着验印锥上的 "风宪" 刻痕,铜锈在掌心留下青灰色印记。窗外的梅枝不知何时抽出新芽,残雪从花苞上滑落,露出蜷曲的花瓣,像极了抗税茶农们被冻僵的手指。他忽然轻笑,锥尖在舆图江淮处划出深痕,墨线穿过 "军屯" 标记,直指长江天险 —— 那里曾是元兴帝萧珏起兵的渡口,此刻正成为宁王旧部的巢穴。

验印锥在案头投下长长的影子,与墙上獬豸屏风的剪影重叠。谢渊知道,九王夺嫡的暗网正如梅枝抽芽般蔓延,但手中的锥尖永远指向阳光所在处。就像那些被斩落的玉牒刻痕,那些浸透血渍的田契,终将在某个春雪初融的清晨,让埋在深处的民心,在冻土上开出最鲜艳的花。

片尾

深夜的都察院,谢渊独自对着舆图沉思。案头新到的密报显示,宁王旧部已与赵王暗中勾结。他的验印锥在舆图上划过,最终停留在庐山隐田的位置。那里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大人,玄夜卫发现可疑人物在城郊聚集。" 周立的声音打破寂静。

谢渊披上獬豸补服,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备马。他们以为杀了几个人,烧了几份案卷,就能掩盖罪行?" 他握紧验印锥,"只要百姓的冤屈还在,我谢渊就不会停手。"

月光下,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远处,隐隐传来马蹄声,那是新的征程,也是正义永不熄灭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