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18章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军势震长江(第2页)

片尾:

申时初刻,阴山阵的云垂阵突然腾起黄烟,这是魏王府约定的总攻信号。谢渊站在 "血魂阵" 前,见三百二十面素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个匠人姓名都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 丙巳一十七陈七的女儿陈秀,正举着绣有父亲名字的战旗,旗角的断指图案与谢渊腰间的断笏裂痕一模一样。

"大人,鞑子骑兵已至狼嚎谷!" 探马的急报惊起阵中寒鸦。谢渊抽出绣春刀,刀光映着素旗上的血字:"传我将令,虎翼阵随血魂旗转向丙巳位 —— 让萧烈看看,他用匠人白骨铺的路,今日全是王师的刀!"

酉时三刻,阴山的暮色漫过阵图。谢渊抚摸着 "血魂阵" 的旗竿,发现每根竹竿上都刻着极小的匠人编号,那是匠人子弟用断笏残片连夜所刻。他忽然听见阵后传来低哑的歌声,正是七年前砖窑匠人在深夜哼唱的《断指谣》:

残阳坠处窑烟苦,三百英魂埋烬土。

骨碾尘沙血浸砖,阴风犹泣当年虏。

逆贼狰狞似虎狼,毒焰焚身铁锁僵。

廿载沉冤凝夜雾,一瓯仇火沸肝肠。

窑中火,赤虬舞,裂石崩云泣鬼府。

肌销髓化逐风飞,白骨堆前凝血乳。

天有眼,地留痕,青史昭昭鉴屈魂。

凿骨难销当日恨,铭肌应警后来人。

忠魂化剑守乡闾,浩气长凝吴地墟。

每见春山啼杜宇,犹闻旧怨泣菰蒲。

天网恢恢疏不漏,仇深似海终须报。

且看雷霆破夜时,血债当凭血来照!

砖窑之境,悲苦难言,冤魂累至三百之数,其间不知多少血泪,尽皆浸染黄土。

逆贼所作所为,罪孽深重,皆凝于一壶仇怨之中。天理昭然,其罪愆必有清算之处。

窑内烈火,烈烈而舞,恰似亡魂悲戚啼哭之声。

骸骨渐化为齑粉,热血凝作污痕,这般惨状,实令人目不忍视。

上天慧眼如炬,洞察一切,诸般罪恶,无所遁形。

大地之上,痕迹历历,清晰记载,真相岂会被掩蔽。

那三百英魂,护守吴地疆土,佑其岁岁平安、福祉绵延。

仇与恨,深铸心中,必以血债血偿之决心,讨还公道。

歌声混着风声,与战鼓的节奏浑然一体,仿佛三十七座砖窑的烈火在阵中重燃,三百二十名匠人的断指在旗角重生。

戌时初刻,当鞑靼可汗的狼头旗出现在谷口,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混乱阵脚,而是三百二十面素旗组成的 "吴" 字大阵,每个笔画都是匠人姓名的排列。谢渊知道,这场阴山阵图的对决,布的不仅是兵法韬略,更是将逆贼的每个阴谋,都化作匠人血债的清算 —— 当血魂旗在阵风中翻卷,那些被刻进旗角的名字、被铸进旗竿的断指,终将在律法的阵图里,成为永不溃败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