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96章 玉壶冰始结,循吏事初成(第2页)

片尾:

酉时初刻,暮色漫进书房,萧栎摩挲着合璧的玉佩,冰凉的玉质渗进掌心,却抵不过内心的翻涌。御花园初遇时的风筝线、通宝号查抄时的钱坯、砖窑废墟的人骨,此刻都在玉佩的光影中连成一线 —— 原来谢渊当日没有直接回答钱纹之问,而是借风筝递出了半枚残佩,那是清吏与皇子之间,无需言明的默契。

"殿下可知," 谢渊望着舆图上的弩箭投影,"泰昌帝赐玉佩时曾说,' 寒梅五瓣,一瓣守钱,一瓣护民,一瓣镇藩,一瓣承天,一瓣俟后来者 '。" 他忽然指向合璧处的冰裂纹,"这道裂痕不是残缺,是留给后来者的破局之钥。"

更漏声中,萧栎发现合璧玉佩的弩箭箭头,正指着《襄王收支账》的 "购云锦七十二匹"—— 那是制作十二架风筝的材料,也是私铸集团十二处钱炉的暗码。他忽然冷笑,襄王以为用枯叶覆梅能掩盖罪行,却不知泰昌帝早将清吏的骨血,铸进了每一道冰裂纹里。

戌时三刻,谢渊将合璧玉佩悬于窗前,月光穿过玉质,在地面投出完整的寒梅影,枯叶伪纹的弩箭形状悄然隐去。他知道,这一场玉佩合璧的背后,不是简单的证物对照,而是两代清吏与一位皇子,用十年时光完成的精神对接 —— 泰昌帝的御赐玉佩、父亲的断佩遗言、萧栎的风筝试探,终究在这一刻凝成了刺破贪腐的冰壶剑。

窗外,北风捎来盐运司封柜的声响,那是律法的冰壶正在结冻,冻住所有用盐引折钱、以玉佩行奸的罪恶。谢渊摸着玉佩的冰裂纹,忽然想起父亲临刑前的话:"钱法之弊,不在铜铅,在人心;清吏之责,不在查案,在传承。" 而此刻,手中的合璧玉佩,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 当玉壶之冰初结,循吏之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