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旁观

风铃于讲经坪上饮下那杯清水后所绽放的淡金色佛光,并随时间消散。

恰恰相反,它如同一道投入死水的惊雷,掀起了席卷整个慧心寺的滔天巨浪。

短短数日,“放下论”便渗透进寺院的每一处角落,成为所有僧尼在静室、在斋堂、在回廊下的话题。

然而,这“瘟疫”带来的并非新生,而是混乱。

“放下?说的轻巧!今日早课诵经,静玄师姐竟说心不静,放下经书去院中观云了!这成何体统!”

“何止!膳堂烧火的思安,说放下执念,竟将柴火随意堆砌,险些酿成火灾!”

“更有甚者,杂役处的思言,竟言‘放下身份之别’,欲与内门师姐平起平坐论道,被执事狠狠责罚了!”

弟子们私下议论纷纷,脸上交织各种情绪。

风铃佛子的“放下”,在他们口中变成了对懈怠、放纵和僭越的拙劣模仿。

他们只看到了“放下”的表象。

放下规矩,放下身份,放下精进。

却无法如风铃那般,在放下之后触及那更深的圆满与自在。

没有那份悟性的支撑,盲目的“放下”只会让人钻进无用的牛角尖。

原本庄严的慧心寺,这段时日弥漫着一种无序的氛围。

长老禅院内,气氛更是凝重。

戒律院首座守拙长老,那张古板的脸此刻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面前站着几位同样面色严峻的核心长老。

“诸位都看到了!”守拙的声音异常冰冷。

“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她风铃仗着几分天资,悟了些邪魔外道的皮毛,便敢动摇我慧心寺万载根基!

什么‘放下’?分明是放纵!是堕落!是引弟子入魔的毒药!”

“守拙师兄所言极是。”

另一位面容枯槁的长老接口,声音嘶哑,“她那日显露的佛光……确有其玄妙,甚至隐隐有古佛真意。

但那又如何?她的‘道’太过极端,完全摒弃了戒律的约束,只求个人‘自在’。

此道推行,寺将不寺!人人皆以‘放下’为由,恣意妄为,纲纪废弛,我慧心寺千年清誉毁于一旦!”

“不错。”又一位长老忧心忡忡。

“她的理论,初尝似有道理,细思则祸患无穷!

它撕裂了寺内人心,动摇了修行根基,绝不能任其蔓延!必须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共识迅速达成。

几位长老的目光,齐齐投向了端坐主位,闭目捻着佛珠的静心师太。

守拙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住持!风铃佛子佛道走歪了,其邪说更已祸乱全寺!

为慧心寺万载基业计,为众弟子道途计,我等联名恳请住持。

严惩风铃!废黜其佛子之位,打入静心堂百年,洗涤魔性!

同时,驱逐那祸源林星云,正本清源!此乃拨乱反正,护我佛门清净!”

“拨乱反正”四字,如同重锤,砸在静心师太的心头。她捻动佛珠的手指骤然停顿。

别人还不知道真实原因,她还能不知道吗?

一切都源自那本《极乐心经》。

……

风铃禅房内,门窗紧闭。

林星云盘坐在蒲团上,面前悬浮着那枚《极乐纵情》玉简。

他努力集中精神,试图参悟其中玄奥的阴阳流转法门,可识海中却总是翻腾,根本无法静心。

风铃在讲经坪上惊世骇俗的言行,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寺内弥漫的敌意和压抑氛围,让他心神不宁。

尝试运转《慧心诀》,静不下心来的他,根本无法进入状态。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心神沉入《极乐纵情》中,试图以此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