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 作品

第八十一章 局大伤神

    孙启盛摇头:“我不知道,他早就把人藏了。”

    “我只知道,若你真要查清这案子,就得找到一人……方遇。”

    霍思言眼神一凛:“你是说,方遇……才是整件事的最后一块板?”

    孙启盛点头:“七营那年覆灭,不是兵败,是背后有人割粮断援。”

    “而给命令的人,就是他。”

    霍思言身形未动,指尖却紧握成拳。

    孙启盛继续道:“叶嘉言被拉下水,是因为他不肯再听方遇之命。”

    “他落网那日,只说了一句话,他从未背叛,只是背水一战。”

    风起,墓冢间草叶簌簌作响。

    霍思言收起那截布,语气冰冷:“你说的这些,若有一字为虚,我会让你全族陪葬。”

    孙启盛低头不语,只拱手:“愿姑娘破局。”

    霍思言转身欲走,忽又停下:“你将那封信,交给了谁?”

    孙启盛笑而不语,转身消失在冢间。

    霍思言立于原地,风声中,她仿佛听到耳边细语:“风起于青萍之末,乱生于细缝之间。”

    她低声道:“方遇,你藏得真深,但这一次,我要你现身!”

    次日清晨,宗人府中,沈芝刚入内院,便见霍思言披发未束,倚案而坐,面前摊着一整页卷宗拓写。

    她怔了怔,小声道:“你一夜未睡?”

    霍思言未抬头只道:“把前两年北境粮道调拨记录,再从兵部调一份来。”

    沈芝立刻明白她意图,低声问:“你要查……方遇的调兵权责?”

    霍思言抬眸望她,神色冷静:“我要他现在亲自来向我解释,他当年在七营落败那役中,是否真的割了那一刀。”

    沈芝呼吸一滞。

    她自与霍思言同行以来,尚未见过她这般沉着又锋利的神情,仿佛整个人已脱离了情绪,仅剩一个执意要找出真相的判官。

    未至午时,霍思言派出的密探已将三年前“南道断粮”一案的副卷带回。

    卷中清楚记载,当时粮草停发非自然断线,而是因上峰一道“调拨令”,将原属七营军粮抽至“东岭一营”。

    而那封“调拨令”的签批人,正是方遇。

    霍思言握着那页纸,指节泛白。

    与此同时,谢知安从外归来,带回最新消息:“太后三日前召见方遇,命其统北境兵,如今兵部新章正草拟中,最快明日便可拟旨入阁。”

    霍思言语气冷如刀锋:“太后已赌上最后一注,她要用方遇镇局,也许知道他旧案在身,但仍要放权。”

    谢知安问:“那我们呢?太后此般作为,怕是难上加难。”

    霍思言垂眸,缓缓道:“他若是真凶,必不会容我继续查下去,所以咱们要逼他动手。”

    宗人府外,霍思言当众贴出一张通告,召兵部副使方遇入府作证。

    理由:三年前七营断粮一案未结,需兵部配合交接文卷。

    此言一出,朝野哗然。

    谁都看得出,这不是什么“协查”,这是霍思言在“请君入瓮”。

    太后得讯之时,正与沈芝用午膳。

    她一边看着桌上那封急报,一边神情不变地将一颗桂花栗子夹入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