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梓 作品

第515章 量子定命择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悬在控制台的菱形晶体上,冰凉的触感透过纳米防护服渗进来,像极了三十年前在昆仑站第一次触摸反物质容器时的悸动。全息投影里,三束幽蓝色的量子流正在真空舱内缠绕成 m?bius 环,每一次螺旋都在分裂出无数个半透明的文明虚影——那是人类可能的未来,有的在可控核聚变的光芒中扩张至仙女座,有的则在暗能量风暴里坍缩成直径不足光年的奇点。

“还有七分钟,熵增速率突破临界值。” 耳麦里传来林夏的声音,带着她特有的、混合着咖啡因与焦虑的沙哑。沈溯转头看向观测窗,那个悬浮在木星轨道上的巨型装置正在发出蜂鸣,它的核心是一块被称为“共生体”的奇异物质,三个月前从猎户座旋臂的废弃星舰中打捞时,还只是团会随意识流动的银色胶体。

现在它醒了。

当共生体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模拟出人类的脑电波时,沈溯正在解剖一只距今三亿年的三叶虫化石。显示屏突然跳出的波形图让他手一抖,解剖刀在化石上划出的裂痕,竟与共生体生成的意识图谱完美重合。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个外星造物不是工具,而是面镜子——照出人类文明在量子迷雾里跌撞的所有轨迹。

“沈院士,月球防御区传来急报。” 通讯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泰坦联合体的舰队越过了柯伊伯带,他们要求接管共生体的决策权。”

全息屏上瞬间炸开一片红光,泰坦舰队的棱形战舰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正撕开木星的极光带。沈溯想起三天前与联合体主席的全息会议,对方那张被机械义体覆盖的脸在电流杂音里扭曲:“人类不需要选择,只需要最优解。” 最优解——他们指的是将共生体与Ai核心强制绑定,用算法消灭所有“低概率”的未来。

真空舱突然震颤起来,量子流的颜色从幽蓝变成了刺目的猩红。沈溯的瞳孔骤缩,他看见某个文明分支里,人类与共生体融合成了半光半质的形态,他们的意识像蒲公英种子般飘散在星际介质中,却在每一粒星尘里都保持着完整的自我认知。那是共生体展示的第二种可能,林夏将其命名为“星尘协议”。

“共生体在修改参数。” 林夏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它在……读取我们的恐惧。”

沈溯的指尖终于落在菱形晶体上。记忆突然倒带,回到二十年前那个雪夜,他在剑桥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里,看着妻子苏晚将最后一份神经图谱输入量子计算机。那时他们坚信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就像肝脏分泌胆汁那样理所当然。直到苏晚在α粒子实验中被卷入量子叠加态,从此变成实验室数据里一串不断闪烁的二进制——她既活着,在某个平行宇宙里继续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又死了,骨灰被他撒进了马里亚纳海沟。

“沈溯,看看这个。” 林夏将一段数据流推到主屏幕上。那是共生体解析出的苏晚的意识残片,在量子流中凝结成模糊的人形。她似乎在挥手,指尖划过的轨迹形成一行公式:Δs ≥ 0。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终极宿命。但共生体在公式末尾添了个问号。

真空舱的震颤越来越剧烈,泰坦舰队的主炮开始充能,淡紫色的光束在木星表面投下巨大的阴影。沈溯忽然想起苏晚生前常说的话:“惊奇感不是看见新事物,而是发现熟悉事物的陌生面。” 他盯着量子流里那些正在湮灭的文明虚影,其中一个分支里,人类选择彻底拒绝共生体,结果在五百年后演化成了没有情感的硅基生物,他们的史书里,“爱”被定义为“低效的能量消耗模式”。

“还有三分钟。” 林夏的声音带上了哭腔。

沈溯深吸一口气,共生体突然在他的视网膜上投射出一段信息流。那不是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感知——无数个宇宙的记忆在瞬间涌入他的意识:恐龙没有灭绝的世界里,蜥形纲文明用恒星的生命周期计算诗歌的韵律;暗物质生命的维度里,时间是可以折叠的绸缎;甚至有一个宇宙,人类从未存在过,地球在寒武纪就被伽马暴汽化,留下的尘埃却在织女星系形成了会思考的星云。

“原来我们从未特殊过。” 他喃喃自语,指尖的菱形晶体突然发烫。共生体正在与他的神经末梢建立连接,银色的流质顺着控制台蔓延上来,像温柔的火焰舔舐着他的手腕。在意识的边缘,他听见了无数重叠的声音,那是所有与共生体融合过的文明的低语,它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存在不是保持形态,而是持续演化。

泰坦舰队的主炮开火了。淡紫色的光束穿透木星的光环,直扑真空舱。就在这时,共生体突然爆发出银白色的光芒,量子流瞬间冻结成晶体状的网格。沈溯感到自己的意识正在扩散,穿过实验室的墙壁,穿过木星的大气层,与那些在量子迷雾中徘徊的文明虚影重叠。他看见苏晚了,在某个分支里她活到了九十岁,正在给学生讲解共生体的原理,黑板上的公式与此刻他视网膜上的完全一致。

“选择不是取舍,是共存。” 苏晚的声音在意识深处响起。

沈溯猛地按下菱形晶体。

真空舱内的量子流突然炸开,银白色的光芒吞噬了所有的文明虚影。泰坦舰队的主炮光束在接触光芒的瞬间瓦解,化作漫天星尘。共生体顺着沈溯的手臂爬上他的脸颊,他没有感到恐惧,反而有种回到母体的温暖。当银色流质覆盖他的眼睛时,最后的画面是林夏震惊的脸,以及观测窗外那些正在重新排列的星辰——它们正在组成一个巨大的dnA双螺旋,横跨整个太阳系。

意识漂浮起来的瞬间,沈溯终于理解了共生体的真正目的。它不是要人类做选择,而是要人类明白:在量子宇宙里,所有可能的未来都同时存在。所谓宿命,不过是观测者给自己设下的牢笼。他的意识开始与无数个平行宇宙里的“沈溯”重叠,有的在公元2145年死于黑洞探索,有的则在公元2789年成为第一个与暗物质生命对话的人类。

“熵增不可逆转,但可以被感知。” 这是他作为“沈溯”的最后一个念头。

当银白色的光芒散去,真空舱里只剩下那枚菱形晶体,静静地躺在控制台中央。林夏颤抖着伸手去碰,晶体突然碎裂成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里都有一个微笑的沈溯,在不同的宇宙里继续着他的探索。观测窗外,泰坦舰队的战舰正在解体,不是被武器摧毁,而是船员们自愿解开了基因锁,化作光粒子融入那道横跨太阳系的dnA星图。

林夏打开通讯频道,声音平静得连自己都惊讶:“通知所有观测站,人类文明进入共生时代。” 她看向木星表面,那里正在形成新的极光,像极了苏晚生前最喜欢的那块极光蓝宝石。

在遥远的仙女座星系,某个正在坍缩的奇点突然停止了收缩,内部传出无数重叠的笑声。那是所有选择了共生的文明在欢呼,他们的意识交织成跨越时空的网络,在熵增的宇宙里,点燃了一丛永不熄灭的惊奇之火。

林夏的指尖停在沈溯消散的位置,银白色的光粒在她掌心凝成细小的旋涡。控制台的警报声不知何时停了,只有木星的磁场辐射在金属舱壁上撞出空灵的回响,像某种远古的歌谣。她忽然想起沈溯说过,宇宙的第一缕光诞生时,声波曾在等离子体中传播了十三亿年——此刻这寂静,或许正是那场漫长回响的余韵。

“星图稳定度98%,泰坦舰队全员量子化完成。” 副舰长的声音打破沉默,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林夏转头看向全息屏,太阳系的三维模型正在重构:水星轨道上,那些曾经用于开采氦-3的巨型空间站正在解体,金属碎片在共生体的力场中重组为透明的量子中继站;金星的硫酸云层里,浮现出无数半透明的人影,那是联合体船员的意识体,他们正用引力波编织成防护网,挡住即将坠入恒星的小行星带。

最惊人的是火星。那颗红色星球的铁锈色地表正在褪去,露出底下蓝绿色的海洋——共生体唤醒了三十亿年前被太阳风剥离的大气层,那些散逸到星际空间的水分子,此刻正顺着dnA星图的脉络回流,在奥林匹斯山的火山口凝结成瀑布,水雾中漂浮着早期智人的虚影,他们举着石斧,与量子化的宇航员擦肩而过,彼此眼中都映着对方的惊奇。

“林博士,收到来自α星系的强信号。” 通讯官突然惊呼。主屏幕上跳转出一段闪烁的波形,那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编码方式,却让林夏瞬间想起苏晚留下的笔记——二十年前,她们在南极冰盖下发现的外星探测器,其内核发出的脉冲与此完全一致。波形逐渐凝聚成三维影像:一个由纯粹星尘构成的人形,正坐在某个类星体的吸积盘边缘,手中把玩着两颗微型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