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商议计划!(第2页)
“不能急!”
周折经验老到,立刻出声。
“那伙计还说,他从济民堂回来后,发现附近似乎多了几个形迹可疑、生面孔的闲汉探头探脑!恐怕洪天寿追查李晚舟的力量又加大了,且目标已经接近了济民堂这条线!就怕对方也查到了端倪,此刻河伯祠周围,极可能是个口袋!我们不能轻易贸然行事,一头撞进去,还是得有计划的行事才行!”
赵瑗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他瞬间冷静下来。他眼中锐利的锋芒非但没有被压制,反而更盛。
“没错,不能莽撞!洪天寿既然能掌控湖州多年,自然也不会是吃素的,我们就算此刻已经得到了消息,难保对方也通过人数优势排查出了线索,加上李晚舟为了维持如此多人的补给,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就怕有心人已经知道了情况,提前设伏,想要将我们两边一网打尽。”
他沉思片刻后,迅速下令,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周叔!劳烦您立刻去联络漕帮最靠得住的老兄弟,特别是熟悉河伯祠附近水域地形的!备一条轻快的小篷船,带钩绳,停在后街水巷那个不起眼的三岔口矮墙下。要两个人,水性极好,不怕死,一个时辰后等我们信号!”
周折心中一惊,没有想到赵瑗甚至连去都没有去过河伯祠,仅仅是通过观察地图,就记下了那片区域的水路分叉。
这位建国公究竟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能耐?
怪不得自家侄子对他赞口不绝,心甘情愿对这位与自己同龄的建国公尊称一声先生。
要知道周必大已经是他所见最为聪慧的少年郎。
他原本还以为周必大仰慕的是对方的文采,毕竟临安城内只要是识得了字的人,听过赵瑗的诗词后都得称其有唐时李白之风,将来定会是千古留名的一代诗词大家。
可赵瑗这一路上的表现实在是太过出彩,反而将他力压群芳的出众文采衬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无论是急智还是判断力,甚至是决策上,周折都没有看出赵瑗的青涩稚嫩之感,反而更像是一位驰骋天下多年的掌棋者,步步为营,进行布局,其风范之沉稳,心思之细密,难有人敌。
而这居然会出现在一位与侄子周必大年纪相仿的少年身上。
周折心中无不感叹,只觉得自家侄子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位值得誓死效忠的明主。
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他眼神亮了起来,心悦诚服的领命道:
“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老周身上了!公子您请放心,我老周办事,绝对不会出岔子!若是出了问题,我老周提头来见!”
他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赵眘小兄弟的称呼换成了公子。
“很好!”
看到周折竟然在他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心中感叹一声,便看向周必大继续吩咐道:
“必大,你去趟济民堂附近,远远地守着!看有没有生面孔在盯着药铺,尤其是那伙计的安危!若有异常,立刻回来报信,不得擅自行动!”
周必大点点头,抱拳领命。
“学生明白。”
他再看向最得力的护卫,吩咐道:
“裘兴!去找寻影卫的那些人做好准备,整备家伙!多备几副贴身短弩、绳索、暗囊!尤其是火折子和迷烟弹!”
最后,赵瑗看向尤达,目光深邃:
“尤叔,烦请您马上动身。您经验老道,身手利落。从另一条路绕到河伯祠附近,找个离水边近点的、又能看清整个破祠动向的至高位置躲起来,给咱们当眼睛!看看那废祠里外情况如何,周围有没有暗哨、眼线,特别是……靠近水面的地方有没有藏着船或伏兵!看到我们的信号,或者发现我们撤退受阻,想法子接应!”
尤达当年在军中是顶尖的哨探斥候,这差使非他莫属。
尤达听闻,也是重重点头,眼中金光乍现:
“赵眘小兄弟你就放一百个心!我尤达这双眼睛就算是在水下都能将水底十米内的事物看得一清二楚,更别说在岸上,我这双眼睛只要想盯人,就还没漏过!这事情交给我做就是!”
他兴奋说完,只觉得自己又回到当年在军中入伍时的那般畅快,抱拳领命,二话不说直接转身离开,身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门外昏暗的风雪之中。
他年轻时便是军中最锐利的“眼睛”,老了之后来到湖州做了漕运讨生活,练就了一身水里本事,可这陆地上的功夫,也丝毫没有被他荒废。
转眼间,众人皆是领命离开各自忙碌准备起来,货栈小屋内只剩赵瑗一人。
炭火映照着他年轻却坚毅的脸庞,深邃的眼眸里映着跳动的火焰,仿佛在随时酝酿着一场巨大的暴风雪,做好了随时吞噬这片腐朽溃烂的湖州官场。
外面,湖州城里弥漫着洪天寿追杀的腾腾杀气;
知州府内,更是瘫着一群正在做着黄粱美梦、意欲鲸吞江南的饿狼。
而他那看似受惊“静养”的假象,正像一层无形的网,悄然罩住了这些自鸣得意的硕鼠。
赵瑗走到桌前,沾了些冰冷的炭灰,凭借着记忆勾勒出了湖州城简单的地图轮廓,随后他在代表“河伯祠”的位置重重画了一个圈。
烛火摇曳,拉长了他的身影。
洪天寿以为握住了命脉,正志得意满地加大追捕李晚舟的力量,妄图抹去最后一丝不利的证据,再与朝廷做交易。
可他却不知道,那本该在驿站“瑟瑟发抖”的猎手,早已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布衣,潜入了他的核心腹地,距离他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这场关乎江南命运、大宋朝局的追逐战,无声无息间已至最为激烈的时刻。
不管对手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他都要做好完全的把握,将所有的可能性全都算进他的棋局之中。
只有这样,他才能改变整个南宋的结局!
赵瑗豁然抬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钉:
“走!抢在他们前面,把李晚舟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