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评估报告(第2页)

这在魔都,乃至整个内地,都是开创性的,唯一性的。唯一就代表着聚集效应,它甚至可以引领内地的消费文化。

从历史角度,全国的经济看魔都,而当下魔都的浦东将成为一个战略性的经济锚点,已经有很多外资开始进入浦东了。

我认为新东公司的浦东商业项目前景广阔,而新东公司的理财业务,将使它有源源不断的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成。另外一点,新东公司的老板沈见新,频繁出现在官方媒体上,这种带着强烈政治信号的表达,意味着他和他公司,受到了政府政策端的强力支持。

我还了解到,新东公司已经取得了金融全业务牌照,覆盖了很多限制准入的业务范围。魔都的理财公司只是试点,但取得了很大成功。接下来他们将在全国开设分公司,甚至还准备在香江开设该类公司。

我认为理财业务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的牌照经营范围包括了券商、投融资等所有金融业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金融巨鳄的雏形。

须知道,沈见新先生就是炒股起家的,他在内地炒股的名气很大。他在公司刚组建没多久,就取得了如此重要的金融牌照,这充分说明了他是有长远布局的。

另外一个角度说回到浦东项目,这么一个炒股起家又准备组建金融帝国的人,却中途拿了那么一大块地,准备投入数十亿到一个缓慢的商业地产当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矛盾感。

最终,我只想到两个原因,要么就是沈见新膨胀了,开始漫无目的了。

除却这个原因,我只能得到了一个原因,他太看好浦东了,看好到他愿意改变既定战略,将重心投入到漫长的商业地产建设中去。

如果他是对的,现在也有不少香江富豪投资或者准备投资浦东,那么我建议咱们汇丰银行,也应该对浦东深入调研,以免错过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

.......

当黎康志在第二天从郑磊手中拿到这份被续了洋洋洒洒一番论调的评估报告后,他看完后,惊愕的问道:“这是你们沈总写的?”

郑磊平静道:“不,这是你写的。”

“?????”

黎康志抬头看了一眼郑磊,又皱眉看了看报告,再次抬头看着郑磊,然后手指向自己:“我写的?”

郑磊默默点头。

“不是,兄弟,你觉得我写的出这玩意吗?”

郑磊严肃道:“这叫啥话,你港大毕业都写不出,你觉得我那初中文化的老板,能写得出?”

“什么?沈总没上过大学,怎么可能!”

这不是对财富的质问,而是对能写出这些概念的思维底蕴进行质问。

郑磊笑着说道:“我们沈总说了,你要是觉得能用,那就用。要是觉得没用,那就删了。”

黎康志无语道:“我又不傻,我们行长估计都没这水平,这报告要是交上去,领导绝对会对我刮目相看。”

郑磊咧着嘴道:“我们沈总也说了,要是你们领导有眼光的话,应该会提拔写出这份报告的人。”

于是,当黎康志重新抄写一份报告,拿给崔颜倾商量时。看完报告的崔颜倾愣了半晌,蹦出一句:“黎组长,这报告是你写的?”

黎康志当场黑脸:“不是我写的,难道是你写的?”

崔颜倾回过神:“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报告写的太好了,太有深度了。只是您什么时候跟沈总深入谈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