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与子同梦 作品

第118章 赐婚诏书也可以是和离书

霍去病幽怨的控诉道:“今日答应我时,你反悔了。方才当着陛下的面你也要反悔。陛下都听见了。”

刘彻依在靠枕上,饶有兴味的点头道:“听见了,听见了。确实如此。”

心偏得没边了,连前提都丢了!不知道的怕是以为刘徽多没信誉。

“陛下。”此时在宫中当值的人是东方朔,大半夜的,喝了不少酒的东方朔听说要来拟诏,不敢不来。一进来看到霍去病和刘徽跪在堂下,从未见过刘徽和霍去病跪着的东方朔一时懵了。

陛下的爱徒和爱女犯事了?

“东方朔,写一份赐婚的诏书。赐婚于未央公主和冠军侯。你们的要求跟东方朔提。”刘彻无视东方朔的反应,让人麻利把事情办妥。

哎哟,东方朔一听马上道:“恭喜陛下,恭喜公主,恭喜冠军侯。”

真是该恭喜的一个都不落!

刘彻脸上的笑意不难看出,他喜欢东方朔的恭喜。

他容易吗?

早盼着霍去病和刘徽开窍,偏两个的心思都不在男女之情上!刘彻瞧着他们两个是既欣慰又无奈。

心思不在儿女私情上的两人,一心只有如何强大自身,如何为他荡平匈奴,对抗世族。

可是,多好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相知相伴,以后也会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们在一起,再般配不过。

结果,好不容易刘徽像是意识到他们相互不是单纯的只有亲情,刘徽的第一反应是躲。

对,因为钟离没他们交上的所谓资料刘徽生出畏惧,一心要躲霍去病,可刘彻压根不认为那是问题。

生死有命,想他有过多少女人,有几个孩子,又有几个孩子聪明的?

所谓表兄妹成婚或无子,或生而有缺陷,其中也未尝没有绝顶聪明的。

刘徽和霍去病都是一等一聪明的人,他们的孩子,定会是万里挑一的。

刘彻也不知为何,从心里认定,刘徽和霍去病在一起再般配不过的,刘徽的顾忌,无须理会。

可是,刘徽心里念着此事,开始有意避着霍去病。

霍去病呢,察觉刘徽的躲避,却不明白其中的原由。

左等右等,刘彻等到霍去病终于明了所谓的情爱,不出刘彻所料,霍去病喜欢刘徽。

论相貌,论才学,论胆识,霍去病见过如此光彩夺目的刘徽,都不可能再看得上别的女郎。

之后的事,刘徽一味躲,霍去病步步紧逼,不允许刘徽退开。

知刘徽是个死心眼的人,打定主意的事很难改,自然,如果霍去病让刘徽点头后,刘徽也绝不会迟疑。

刘彻这几年恨不得立刻为他们赐婚,让他们成亲,无奈刘徽愣是没有点这个头。

现在好了,刘徽松口,莫说霍去病要立刻定下,刘彻也一样。

“请东方先生写诏。”恭喜不恭喜的,把诏书写好再说。霍去病很是担心刘徽反悔。

东方朔答应下,赶紧坐下构思诏书到底怎么写才好。霍去病和刘徽分别补充要求。

待听到刘徽的要求时,东方朔不由瞄了霍去病一眼,再看向他们的陛下,刘彻神色如常,嘴角尽是笑意,可见事情早就得到他的同意。东方朔得说,刘徽果然不是等闲女子。

大司马又如何,万户侯又如何,无论谁也别想让她委屈。

“听清楚了便落笔吧。”刘彻催促东方朔,东方朔应一声,低头想了想,迅速落笔。

写完后拿起读,前面道的是赐婚于刘徽和霍去病,中间是祝贺他们两个恩爱不疑,白头到老,永结同心,最后才是刘徽的那一句,若相负,赐婚的诏书便是和离书。

刘徽听得眼睛都亮了,霍去病和刘彻!!

“一式四份。”刘徽满意于东方朔的神来之笔,刘彻瞪了东方朔一眼。

东方朔似无所觉的笑道:“陛下,若冠军侯不负于公主,赐婚的诏书就只是赐婚诏书。何畏之有。”

像刘徽这样的公主,就该肆意。

是赐婚诏书还是和离诏书,在霍去病呢。

刘彻有些后悔,他怎么让东方朔来写赐婚诏书的呢。他忘了东方朔就不是正常人。

霍去病注意到刘徽眼中的欢喜,还有松一口气,道:“一式四份,有劳。”

他若不负于刘徽,赐婚诏书只会是赐婚诏书,他无须担心会变成一份和离书。

东方朔一听霍去病都同意了,想来刘彻不会反对,当下乐呵呵的抄起。

“签名。”刘徽不忘提一句,东方朔听着半点反应都没有。

霍去病已然上前,在四份诏书上各写下他的名字,刘徽随后上前也写下名字。

“父皇也签一个?”刘徽眨眼冲刘彻提出要求。

刘彻乐了,一看霍去病板起一张脸没有阻止的意思,“有玉玺还不够?”

刘徽小声的道:“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其实都有数。

刘徽眨了眨眼睛撒娇的道:“父皇。”

刘彻还真是没有办法拒绝刘徽,让人拿来,在霍去病和刘徽的名字旁边写上他的大名。

“用玺。”签完了字,诏书得要盖玉玺,否则便是伪诏。

这事东方朔来。等看到三人的签字时,三人相似的笔迹,心头一阵阵突突的跳,听闻霍去病和刘徽都是刘彻第一个教写的字,他们临摹的也是刘彻的字,以前听人夸过他们的字相似,但绝想不到会那样的像。

东方朔不敢多想,四份诏书都盖好玉玺,乖觉的将两份递到刘彻手里。

“明日一早昭告天下。”刘彻一眼瞥过方物叮嘱,方物应下一声。

东方朔把另外两份各递到刘徽和霍去病手里,霍去病道:“这下你不能反悔了。”

刘徽回一句,“我又没有想过要反悔。”

明明是霍去病在担心。

刘彻不禁回想,见过霍去病怕的时候吧?

从小到大真没有。可是如今他怕呢。怕失去刘徽。

拿到赐婚诏书,无视刘徽让加上的那一句话,霍去病高兴的拿着诏书回去了。

如愿定下婚事,霍去病在榻间问起刘徽,“徽徽记得还欠我一个承诺吗?”

啊,记得。河西一战前,两人为争主将之位,刘徽输了一回,为争得第二次一争的机会答应下的。

点点头,刘徽道:“表哥想要什么?”

“若有一日,你我之间取舍时,徽徽一定要以自己为重。这是我要的承诺。”霍去病思来想去道出一句。

刘徽……

“徽徽要信守承诺。否则我会不高兴,到时候我一定打徽徽。”霍去病喃喃而道,低头吻住刘徽道:“我想和徽徽在一起,永远。徽徽终于愿意嫁给我,我心中欢喜,可我知道徽徽为何愿意。徽徽答应我,答应我。”

声音中带着哀求,刘徽轻吮他的唇畔道:“好。”

若这个承诺能让霍去病安心,答应又何妨。

“徽徽真好。都不能反悔。”

次日一早,都没给谁反应的机会,刘彻赐婚刘徽和霍去病的诏书下发。

刚到上林苑的殿前集聚的臣子便听到发下诏书的内容。一早写的?

不不不,重点是诏书上最后的一句话,什么叫若有负,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那是该出现在赐婚诏书上的?

好些人闹不明白,但赐婚诏书就是赐婚诏书,半点不假。

因而看向第一天上朝,而且作为尚书令的刘徽,再看一旁的霍去病,一时竟然说不出是何感觉。

刘彻没管,开始议起正事。

“改官制一事,你全权负责。”刘彻想到一应诸事都按他所想的发展,刘徽站在了朝堂上没有错,谁也没有料到,可是,此事于刘彻而言,利大于弊。

刘徽昨日说的那一句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十分在理。刘彻权衡之下,原本没有确定让不让刘徽当尚书令,最后定下了。

不会再有比刘徽更合适的人选。

六部负责执行一应政令,底下六部的人如何调整,如何让他们听话做事,而且把事情做好,须刘徽立好规矩。

刘徽对律令下达而无法贯彻实施到位一向不满,大汉朝的臣子们,并非都是听话的臣子。

律令想要畅通,很不容易,从前的刘彻有过感触,到如今,也隐隐还有不满,但刘彻一时亦不知如何下手。

不若让刘徽来!

刘徽会给他,也会给大汉带来惊喜的对吧。

“诺。”刘徽答应下。

昨天让刘徽震惊不轻的人,回去仔细一想,终于想出有地方不对劲了。

刘徽把官制改了,虽说三公九卿没有废,可权利在转移。

没有权利,他们要虚名做甚?

“陛下,改官制一事是否再议一议?”瞧,有人出面提出,希望能让刘彻改一改主意,也不是非要改不可的嘛。

结果刘彻果断的道:“此事推行,不必再议。”

刘彻一点要跟人再议的态度都没有。昨天,不,是在听到刘徽说出三省六部时,地方上面的改动都不怎么让刘彻关注,改官制一事已经由刘彻定下。无论如何,此事是板上钉钉,具体不过是推行而已。

因而,刘彻道:“三省六部的规矩,准备好了?”

“是。”不用点名,都听出来刘彻问的人是刘徽,刘徽应声,刘彻道:“既如此,让人拿上来,一起瞧瞧。”

是要看看的,刘徽笑与众人道:“若有不当之处,请诸位指出。”

端是一副友好交流的表情,可是想到昨天刘徽舌战群儒的样子,她能是一个好相与的?

刘彻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刘徽,熟读诸子百家也就算了,竟然还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融汇贯通,没有一丁点要偏向哪一家的意思,倒是一副哪一句话对她有用,能够让她用上,她就用的态度,简直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刘彻更让人生气。

刘徽当下让人将一应规矩拿上来,所谓的条例和要求,没有例外,都只有一个目的,把差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