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立储(第2页)

“臣这里有六皇子亲笔所书的《求雨疏》。

虽字迹稚嫩,却写‘愿减儿十年寿数,换百姓丰衣足食’。

诸位大人若真为天下百姓着想,当敬六皇子纯善之心,而不是只拿年纪说事。”

卫辞既然比任何人都要早知道六皇子会被立为储君。

自然也早就料到了朝堂上会有今日的争端。

他自然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替六皇子说话。

“再者,”

卫辞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石般的铿锵,

“诸位大人满口祖制,可曾记得太祖皇帝立下的铁碑?

‘储君之选,唯德是举,不拘长幼’!

正如冠勇侯所说,大皇子克扣军饷养私兵,二皇子放贷盘剥百姓,三皇子性子软弱,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诸位大人看不上六皇子,难道就能这三位皇子就能担得起国之储君?”

他每说一句,声音便洪亮一分,群臣被他问得节节后退。

那些准备好的谏言卡在喉咙里,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臣忝为太子太傅,自当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择贤。”

卫辞再次对着龙椅深深一揖,

“六皇子虽幼,却心怀仁爱,聪慧过人。

臣有自信,三年内必教他通晓经史,明辨是非。”

昌泰帝看着阶下那个挺直脊梁的身影,眼神中皆是满意之色。

他就知道卫讼之永远不会让他失望。

他缓缓抬手,声音威严沉肃,字字掷地有声道:

“卫太傅所言,正合朕意。

传朕旨意,立六皇子秦珩为皇太子,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

卫辞身为太子太傅,要悉心教导太子,其他人有再敢非议者,以谋逆论处。”

最后四个字带着冰碴般的寒意,群臣瞬间噤声。

礼部尚书几乎瘫在地上,看着卫辞飘动的衣袂突然反应过来,陛下不是他们能指手画脚的君主。

而这位看似温和的卫太傅,早晚有一天会成为陛下心腹中的心腹。

想必等黄首辅告老还乡后,他的接替者就是卫讼之了吧。

殿外的日光穿过雕花窗棂,恰好落在卫辞的朝服上,孔雀蓝的丝线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赵猛看着卫辞并不威武的背影,对卫辞倒是微有改观。

这个太子太傅看着虽然年轻,又长了副小白脸的模样,没想到倒是比他想的厉害些。

几句话就压的那群磨磨唧唧的酸儒不敢说话了。

怪不得陛下选他做太子太傅,嘴皮子这么厉害应该也有点真功夫吧,教六皇子倒也勉强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