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致仕
在尔雅忙碌着镜子的制造中,时间来到了年底。
入冬后雪下的一场比一场大,卫辞每天凌晨两点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去上朝,那感觉别提多酸爽。
古代官员上值考核严格,每月请假超过两次以上,或者迟到两次以上就要打板子。
文人最看重名声风范,要是真当众被人打板子,羞也要羞死了
因此朝中那些年龄大,体力逐渐不支的官员,为了避免晚节不保,开始纷纷上奏告老还乡。
卫辞万万没想到,何琇莹的祖父赶了一波热潮,也上奏致仕。
金銮殿内蟠龙柱映着晨光,何掌院跪地时玉笏上的螭纹硌得掌心发麻。
“何卿已掌翰林院二十载,”
昌泰帝的声音十分威严,
“朕听闻你近日批改庶吉士考卷,仍能一目十行?”
何掌院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
“老臣目力渐衰,前日竟将"螭吻"误作"螭虫",惹得门生窃笑。”
他故意放缓语气,让话音里泛起微颤,
“且老臣近日总是思念故乡,有生之年还想再回一趟祖宅。
老妻临终前也总念叨着要葬在梅树下…”
殿内寂静如潭,何掌院数着殿外漏壶滴水声。
第十一声时,龙纹黄缎帘幕哗啦轻响。
“朕准了,着工部修缮何家祖宅,礼部按太傅例赐金千两,并按一品例赐宴。”
直到昌泰帝允了何祖父致仕,卫辞还有些没回过神。
何祖父身体一向硬朗,卫辞一直以为他至少还能再干五年,却没想到他会突然提出致仕。
下了早朝后,昌泰帝特意留了何祖父说话,以显示君王对臣子的体恤。
卫辞本想询问何祖父的想法,眼下却是不能了。
等到刑部衙门散值后回家后,他将何祖父在朝堂上祈休一事告知了何琇莹。
何琇莹听到祖父致仕十分惊讶,当即就命下人套马车急着要回一趟娘家。
卫辞连忙拦住了她,眼瞧着天色都暗了,哪有出嫁女这个时候回家的。
且何祖父此次上奏致仕十分突然,昌泰帝的回应也很微妙。
他竟直接允了,一般像何祖父这样的老臣祈休,君王为了显示对贤才的看重,第一次都会驳回。
接着臣子会再次上奏,君王再次驳回。
如此反复拉扯几次,次数越多,也表示君王对臣子的看重。
可这次昌泰帝基本上没有挽留,可以说迅速便同意了。
但同意后却又厚赏了何祖父,并让礼部修缮何家祖宅,这可是大大的荣幸。
如此矛盾的做法真是让卫辞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他没看出来,且他心中还有了一个很不妙的猜想。
这几个月皇上一直在清理温党的才残余势力。
卫辞担忧何祖父别是行差踏错,跟温党的人有了交集。
所以卫辞内心其实比何琇莹更迫切想要见到何祖父,向他打听些情况。
接下来的事情的发展更加让人看不清是情况。
何家闭门谢客了,就连何琇莹去求见何祖父,何祖父也没有见她。
只派人传出话来,让卫辞把心放在肚子里,此事已经过去。
这言语不清的话让卫辞更加相信,何祖父定是跟温党一派的人有过联系。
只不过他并不是温党一派的人,只是跟温党的核心人物有过交集或交易。
昌泰帝对此事心知肚明,他知道何掌院并不是温党的人。
可秉着宁杀错勿放过的心态,昌泰帝不会再让何祖父坐在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位置。
翰林院乃是天子的秘书处,这里的人必须要百分百忠诚于皇上。
何祖父本就不是昌泰帝的心腹,若是行为再有个不检点,昌泰帝绝不会容他。
何掌院也知道自己触怒了皇上,因此立刻上书致仕,只求留下最后一丝体面。
这个体面昌泰帝给了,但又没完全给。
这说明昌泰帝是不满他的某些行为举止,却也知道他没做什么出格的事。
想清楚这些卫辞觉得这样也不错,在官场上本来就有某些不可言说的潜规则。
比如一般情况下,儿子的官职是不会高于父亲的。
若是儿子天纵之资,升官速度奇快,那在儿子的官职超过自己之前,父亲一般都会上书致仕。
何祖父的掌院学士之位本就地位超然,是有机会入阁的。
若是先帝再多活几年,何祖父说不定也有机会被人叫一声“阁老”。
卫辞本就曾有一个师祖是阁老,若是在多一个祖父是阁老。
将来他的入阁之路,可能必不会太顺利。
现在何祖父没有走到那最后一步,以后卫辞的入阁之路也好走点。
卫辞心中虽然转过了各种想法,可到底没有证据,毕竟他连何祖父面都没见过。
同时卫辞也很担心,若是昌泰帝内心对何祖父不满会不会牵连他。
就在卫辞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探知皇上对自己的态度时。
尔雅终于将要献给昌泰帝的水银镜做了出来。
卫辞得到消息又惊又喜,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
有了这六面铜镜,他不就有了合理的借口去见皇上了。
尔雅将包装的美轮美奂的六面镜子送到卫辞面前。
这一次制作出来的水银镜比卫辞送给何琇莹的那一块大了许多。
嵌石镶玉美的不得了,一看就贵,卫辞对此满意极了,高兴道:
“娘,你真是太厉害了,儿子这次可就指望你这些镜子了。”
尔雅见自己能帮到儿子也很高兴,两人兴奋的说了好一会话。
接着,卫辞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带着六面镜子进宫了。
隆冬时节,整个京城银装素裹。
白雪覆盖了宫殿的飞檐翘角,也为这肃穆的皇城增添了几分静谧。
奉天殿内,鎏金兽炉中龙脑香袅袅升腾,暖意融融。
卫辞跪在御案之下,让人一一奉上六个描金檀木匣。
匣内六块水银镜在金丝绒衬布的衬托下,泛着冷冽而神秘的光泽。
思及这六面镜子是母亲的心血之作,卫辞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更加沉稳:
“陛下,臣母感念皇恩浩荡,特命臣献上自家炼制的水银镜,还望陛下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