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亭亭 作品

2. 用处(第2页)

    靠里面的位置,才是农业银行员工宿舍。

    是一个四层小楼,一梯两户。

    一楼、三楼和四楼都荒废了。

    彭会计的家在二楼,201。

    她让李芙晓住她对门,202。

    穆萱他们总算安定下来了,再也不用为了计较多十元还是少十元的租金,搬来搬去。

    彭会计,对他们,有大恩。

    所以李芙晓总是变着法儿地想要报答彭会计。

    她不仅要求自己随叫随到,还时不时让穆光明和穆萱去露脸,想让他们一家人都显得有用处一些。

    穆光明对此十分排斥,他感念彭会计的善心,但是反感李芙晓的逼迫。

    他是一个男人,没有为妻女提供安逸的生活,反倒还让妻子的朋友可怜他们,给他们解决了住处。

    穆光明面子上过不去。

    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穆光明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只不过得去乡里。

    好歹也算是有工作了,两地分居就两地分居吧,李芙晓看得很开。

    最起码,现在不算是一无是处,不用跟在她身后卖麦子粑。

    穆光明躲过去了,穆萱却躲不过。

    其实,穆萱打心眼里,很感激彭会计。

    以前为了节省租金,李芙晓租的房子要不是单间,要不就是一室一厅。

    穆萱得和父母挤在一个屋子里。

    是彭会计,让她住上了两室一厅,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间。

    她是个感恩的人。

    彭会计的恩情她都记在心里。

    李芙晓对此十分不屑。

    她觉得他们父女的自尊心说到底就是自卑心理作祟。

    那么大的恩情,说什么记在心里。难道还指望他们出人头地了再还?

    李芙晓认为,偿还别人的恩情就要时时刻刻谨记。

    她无时无刻不在放低自己的位置,甘愿为彭会计当牛做马。

    穆萱对此更加不屑。

    那时的她,不理解不接受李芙晓的诸多做法。

    就像以前他们在老家,有自己的房子,自在且舒适。

    穆萱的同学也都是厂子里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子弟们,熟稔而快乐。

    李芙晓非说巫杞县城的教学质量更高,非给她转学。

    那时候办转学很容易,只要自己去找要转的班级的班主任,跟班主任谈妥了,转学也就办妥了。

    容易往往伴随着复杂,复杂的是人情世故。

    穆萱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她刚过九岁生日。

    李芙晓托了姑妈的弟媳妇的表姨的侄儿媳当中间人,去拜访四年级的班主任。

    一路上,李芙晓都在嘱咐她:“待会儿你要表现好点儿,让老师看到你的优点,知道吗?”

    穆萱在心里嘟囔,她能有什么优点让老师喜欢的?

    写个作文还是背首古诗?

    “你到底听到没有?跟你爸一个德性,说正事的时候就开小差,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待会儿你可不能这样了。”

    李芙晓又开始骂骂咧咧。

    最后,那些表现都没有实施。

    班主任陈惠芳是个很和蔼可亲的人,并没有刁难她们,稍微问了几句便同意了穆萱的转学。

    据此,穆萱更加认为,李芙晓的很多想法都是错的。

    她其实,也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