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阴阳调和遇怪事
李宝的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喉间溢出破碎的呜咽。
他能清晰感觉到两股气在体内横冲直撞——红气如熔浆,顺着脊椎往头顶窜,每过一处便燎得血肉生疼;黑气似寒冰,从脚底往上漫,所经之处骨骼都泛着刺骨的酸麻。
两种极端的力量在丹田处相撞,炸出的疼意像千万根钢针同时扎进心肺。
"宝子!
宝子你听我说话!"赵婉儿的声音带着哭腔,她跪坐在青石板上,膝盖抵着李宝的腰,双手捧着他汗湿的脸。
李宝的睫毛剧烈颤动,却怎么也睁不开眼,只能模糊看见她眼下的青黑和鼻尖的泪滴。
有温热的液体滴在他手背上,是她的眼泪,可那温度很快被他皮肤上蒸腾的热气烘得发烫。
"老张!
你不是懂这些吗?"施丽娅的声音从左边传来,带着明显的发颤。
李宝听见布料摩擦的声响,应该是她攥住了张远山的衣袖。
张远山的罗盘"当啷"掉在地上,金属撞击石板的脆响让山洞里的空气更紧了几分。"阴阳相冲...得找个调和的法子!"张远山的喉结上下滚动,他蹲下来,枯瘦的手指几乎要戳到李宝的额头,"他之前不是收了六颗舍利?
佛法属中正之气,或许能镇!"
李宝混沌的意识突然被"舍利"二字劈开条缝。
三个月前在洛阳古墓,他从唐代高僧墓里请出的六颗水晶舍利此刻正贴着他心口,用红绳系在颈间。
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手,指尖刚碰到红绳,便有灼热的温度顺着皮肤窜上来——六颗舍利竟同时发烫!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李宝的声音比蚊鸣还轻,可每吐出一个字,颈间的舍利便亮一分。
第一句"照见五蕴皆空"出口时,六颗舍利突然脱离红绳,悬浮在他胸口上方,金光大盛。
洞顶的石屑被金光震得簌簌掉落,赵婉儿本能地抬手护住李宝的头,却见那金光像活物般钻进李宝七窍,红黑两气瞬间被逼得缩成两个光团,在他周身来回游走。
"继续念!"张远山的眼睛瞪得滚圆,他伸手按住李宝的手腕,能摸到脉息里翻涌的暴戾气劲正被金光一点点软化,"别断!"
李宝的舌尖尝到血味——是咬裂了口腔内壁。
他盯着头顶悬浮的舍利,仿佛看见当年那位高僧在菩提树下捻珠的模样。"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经文从他破碎的唇间泄出,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得红黑两气不断收缩。
原本裹着他的红黑光芒开始扭曲,像两团被抽走了风的火焰,逐渐往眉心处汇聚。
赵婉儿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看着李宝眉心处的红黑两色慢慢交融,突然想起小时候见过的老木匠做的太极图——红为阳,黑为阴,首尾相衔,竟在他皮肤上烙出个淡青色的印记。
下一秒,所有光芒突然消失,山洞重新陷入昏暗。
李宝的身体像被抽走了筋骨,"咚"地砸在青石板上,连抽搐都没了力气。
"李宝!"赵婉儿扑过去,指尖刚碰到他的脸,就被惊得缩回手——他的皮肤不再烫得灼人,反而凉得像块玉。
施丽娅也跪过来,两人一左一右托起他的背,让他靠在赵婉儿怀里。
李宝的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眼,瞳孔里的焦距散了又聚,最后落在赵婉儿满是泪痕的脸上,扯出个极淡的笑:"疼...疼死了。"
"傻样。"赵婉儿抽着鼻子笑,抬手抹他额角的汗,却发现自己的手在抖得厉害。
张远山捡起地上的罗盘,水银里半截红针半截黑针竟重新拼在了一起,稳稳指向北方。
他蹲下来,颤抖的手指搭在李宝腕间,片刻后突然笑出声:"成了!
阴阳气归位了,这小子...真把两种气给吞了。"
洞外的山雾不知何时散了,有细碎的阳光透过洞顶裂缝漏下来,照在李宝眉心的太极印记上,泛着淡淡的青。
小宋和钱一多一直缩在洞角,此刻也蹑手蹑脚凑过来。
钱一多盯着李宝的脸看了半天,突然嘀咕:"咋看着...比之前精神了?"
李宝刚想回他句"你才不精神",喉咙突然涌上股腥甜,猛地咳嗽起来。
赵婉儿忙拍他后背,施丽娅则掏出水壶喂他喝水。
张远山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目光扫过洞外渐亮的天色:"先歇会儿,等他缓过来...有些事,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李宝靠在赵婉儿肩头,望着洞顶漏下的光斑。
他能感觉到体内有两股气在缓缓流转,红气暖而不燥,黑气凉而不寒,像两条温顺的鱼,在丹田处交尾游弋。
刚才的剧痛仿佛隔了层雾,此刻只余下说不出的轻松。
他忽然想起土地庙里那截刻着"周"字的蛇尾残片,想起袁天罡在《推背图》里写的"阴阳相济,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