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好一笔买卖(第2页)

    如今朝廷危难之际,不让你们上阵杀敌,已是陛下天恩浩荡。

    若再有人敢质疑,可就不只是五板子了。

    而其他如市例税,农器税,牲畜税等等,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一次秋税收缴,许多农户哀声哉道。

    年关将至,有的人家连年货都买不起,一家四五人吃几颗鸡蛋便算开了荤。

    这样的地,实在种不下去。

    不少人便起了心思,想把地卖给村中地主。

    但又不舍得田产,不知谁出的主意,跑去找贺周知,提了个折中的法子。

    地先卖给宋家,他们给宋家当佃户,由宋家缴纳丁税。

    等赋税降了,再原价买回来田产,到时候宋家可不能不卖。

    这样的条件让其他地主听了,嗤之以鼻,饿死你们活该。

    连贺周知都觉得,有些苛刻。

    赋税高的时候,让宋家替你们扛。

    赋税降了,你们再拿回来继续种?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但都是相处数十年的村民,还有几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出面,贺周知抹不开面子,只好来找宋启山。

    他自然不会要宋启山必须答应,只把村民们的想法说了说。

    至于愿不愿意买,那是宋启山的事情,他不会过问。

    这次询问,同样是村民们连番上门催的好多次,贺周知才不得不问。

    宋启山道:“已经和你嫂子商量过,买是可以买,但他们得尽心尽力。种的好了,我还按从前的租金收,种的不好,我就把丁税加到租金里去。”

    “另外,这些地最少在我这十年以上,才准赎回去!”

    固安村的地多半是良田,但和宋家经过十年精心翻整的富田相比,已经算下等了。

    改善土地需要时间,最少两三年。

    十年时间,哪怕赋税再有提升,宋启山也能赚点。

    贺周知一听,顿时高兴起来,道:“他们肯定愿意啊,收成多了,他们也能吃饱饭,怎会不肯!”

    “大哥,这事若成了,你不但是咱们固安村第一大地主,还是第一大善人了!”

    原先宋家在收购陆家和其他农户的田产,又自己开垦了几十亩荒地,田产已经超过许家的一百二十亩。

    而这些农户手里的田产,虽然分开看不多,若合起来,少说也有一百亩。

    二百多亩田产在手,相比刚继承家业时,增长了最少六倍!

    这还没算药田,畜牧,酒铺之类的产业。

    若都算上,宋家资产比十年前,何止多了十倍?

    想了想,宋启山又道:“你回头问问他们的地产卖不卖,若卖的话,说个公道价。和田产一样,什么时候收回田契,就什么时候收地契。”

    “那住……”

    “还让他们住着,一年给一文钱算租金,但房屋修缮我可不管。”宋启山道。

    贺周知听的眼睛发亮,更满脸佩服。

    干脆站起身冲宋启山拱手行礼:“大哥之善,天下莫过于此。贺周知代父老乡亲,给大哥磕头了!”

    说着,他真要跪下来磕头。

    宋启山一把扶住他,笑道:“大过年的,你是想跟孩子们抢压岁钱?莫说太多,陪我多喝几杯就是了。”

    贺周知郑重道:“小弟必陪大哥一醉方休!”

    他哪里明白,宋启山虽有帮村民的心思,但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地产增加,来年吉光积攒也会更多。

    区区银两,对宋家来说已经不足为虑。

    祖宅扩张,吉光增加,才是正儿八经的好处!

    这笔买卖做成,固安村的大半资产,便全落到宋家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