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李牧之事(求追读!)(第2页)
“少时陛下每次出征归来,身上时常负伤。
不忍心的我便告诉陛下,等我来日成年,我便要持剑守卫在他身边,不让任何人伤害他。
那时我还小,哪里知道陛下是世间少有的虎将,根本无需我的护卫。
可陛下听了我的话后,还是很高兴。
他与我立下约定:若他有朝一日将佩剑赐给我,那我便是他的副将。”
听赵德秀提起少时往事,吕端一脸肃穆。
赵匡胤与赵德秀的身份不同寻常,身份不同后,同一句约定透露出的含义就会不同。
陛下的副将?
想着想着,吕端就想起了自唐以来,常由储君担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北汉军的到来,是对我军不利,可我不会轻言放弃。
我已派人去北汉,这一仗有可能赢。”
说这番话时,赵德秀语气坚定。
感受到赵德秀的坚定后,吕端就不再多劝。
...
两日后,一脸疲惫的闾丘仲卿出现在壶关城外。
闾丘仲卿刚一出现在壶关境内,他的行踪就被宋军的斥候给发觉。
不出意外,闾丘仲卿被警惕的斥候拦下。
见闾丘仲卿无反抗的意图,斥候心中戒备稍减,但还是第一时间将他五花大绑。
接着为首的宋军斥候,从闾丘仲卿的身上搜出了官印。
察觉到闾丘仲卿的身份不简单后,斥候队长对闾丘仲卿喝问道:
“你既为叛军效力,又为何来到城外。”
能成为一军斥候,除去身体素质要过关外,智商也得在线。
闾丘仲卿的身份,让宋军斥候意识到他来此的目的不简单。
果不其然,在喝问下闾丘仲卿坦然地说道:
“我有一则情报,可助太原郡侯击败北汉军。”
闾丘仲卿言简意赅的话,让几位斥候面面相觑。
斥候当的久了,形形色色的人就见的太多了。
过往不乏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狂生,以献策之名来军中谋差事。
而眼前的这人身份不一般,或许他真有重要军情告知呢?
想到这,斥候不敢耽误。
在确认闾丘仲卿不会带来危险后,几位斥候押着闾丘仲卿进入壶关城内,朝着县府走去。
战事紧急时,斥候有将军情直接呈报主将之权。
不久后,赵德秀就从斥候的口中得知了这一件事。
闾丘仲卿?
琢磨半天后,赵德秀依旧没想起这名字。
可闾丘仲卿既有胆敢直接弃城来投,想来不会是来直接送死的。
“将他带进来。”
在赵德秀的命令下,闾丘仲卿被带到了厅内。
初入厅中,闾丘仲卿就看到了一位年轻人坐在上座,看着他的眼神中满是审视。
闾丘仲卿知道这位年轻人,就是他一直想见的赵德秀。
故而当站定后,闾丘仲卿没有丝毫废话,他径直问道:
“太原郡侯,可知李牧之事乎?”
因距离赵德秀不远,闾丘仲卿清晰的察觉到了赵德秀目光的变化。
审视的意味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缕缕重视的光芒。
望那光芒,闾丘仲卿知道赵德秀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有这敏锐,才是明主该有的表现!
在闾丘仲卿感慨时,赵德秀连忙端坐身体,下一刻他的声音传遍整座大厅:
“来人,快快给贤士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