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儿尖尖 作品

第393章 ‘告御状’的女子

甘西省的意识形态巡检,搞得轰轰烈烈,全民参与,那些意识形态有问题的官员们,如惊弓之整日提心吊胆的,惶惶不可终日。

其中的许多人受不了这样环境的压力,纷纷选择了自首,只有自首坦白了才能睡个踏实的好觉,成天提心吊胆的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人的心理一旦崩溃了,那就好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逐步扩大,最后成了不可阻挡之势。

甘西省官场的顽疾也不是一日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短的时间内彻底铲除掉,也不现实,但是,让官风转变还是可以做到的。

上行下效在官场非常普遍的,许多人本来都是清正廉洁自律的,就是因为长时间接触了不健康的腐朽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哪些高高在上的领导,当面一套一套的,背后又是一套一套的,靠着自己位高权重,关系背景厉害,一直都是无人可撼动,这样的情况给下级领导造成一个错觉,只要关系背景厉害,位置关键,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样的思想意识形态一级一级的传播着,由点到线,又由线到面,最后泛滥成灾,只不过表面上看不出来而已。

甘西省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说在短的时间把他们的意识形态连根拔起是不可能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改变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就需要一件事情,也许是不起眼的,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且都知道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情来改变大家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可以说这件事情就是一根导火索,能引爆一个火药桶,然后又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最后将一切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了。

符合这样条件的事情,又上哪去找呢?有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正当韩景正当韩景发愁之际,一则不起眼的社会新闻进入了他的视线。

改善投资环境才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讲述了甘西省某个地级市一位富商投资了一家武校,最后不但是人财两空,而且还惹出来了官司,成了黑恶势力领头人,从一个口碑极好的富商变成了一个典型的黑恶势力。

这样的转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这事情在当地极为轰动,各种各样的传言都有,面对舆情,当地领导也是快刀斩乱麻,对案子作出了公开宣判,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法院的二审宣判,等于是封棺定论。

韩景看到了这个不起眼的新闻,敏锐的感觉到,这事情肯定是有隐情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只有深入了解,详细调查才知道。

韩景决定亲自出马,把这件事搞清楚,为了不惊动地方政府,决定先悄悄的过去,几个人在傍晚的时候,便驱车前往这个地级市古丰市。

古丰市是一个武术之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会三招两人式的,你走在古丰市的街道上,随便拉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个练把子的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开办武术馆,武术学校的比比皆是,但是上规模的不多,不过近几年来一家名叫丰龙文武学校脱颖而出,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只不过是三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文武学校,十五层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宽阔的训练场地,完善的训练器材,也是一应俱全。

人们也是感觉到奇怪,这个开办丰龙文武学校的人叫武进,出身农村,上学时候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人,将就毕业后,就去了河南少林寺,据说学习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学的怎么样,也是无人知道,武进对外宣称,自己得到了少林寺大师真传,学到了绝学,是学成归来。

大家都知道武进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听到了他这样的话,都是呵呵呵…,知道的都是知道的,没有必要和他较真。

武进也顺应潮流,办武术学校,丰龙武术学校,与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武术学校是文武双全的,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学习武术,出来都是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当然了,这都是广告上宣称的。

这样的学校,生源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谁知道第一学期仅仅招到了十五个学生,还是学费减半才招到的,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报名?其中的原因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要是这样下去,学校最终的命运除了倒闭外,好像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天无绝人之路,活人怎么能让尿憋死了呢?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武进在第一个学期仅仅招到了十五个学生的情况下,盈利达到了二百万,十五个学生本来要缴费每一个应该是六千八百元,减半后,仅需缴费三千四百元,十五人应该是五万多,这仅仅是毛利润,除去教师工资,广告费,日常生活开支,能剩下两万就不错了,人家一下子赢利两百多万,神一般的操作。

当然了,这事情外面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呢?大家都认为丰龙文武学校厉害,一开张,就一炮而红,第二学期,丰龙文武学校又和市教育局合作,又开设了校正班,就是专门接收‘问题学生’,别的学校不愿意收的,家长管不住的,又达不到国家机关强制管制的‘问题少年’。

这样的班一开设,立刻人满为患,出乎意料,本来要收三十人左右的,谁知道有七十多人报名,武进当然是喜出望外的,办学校当然希望学生多,越多越好,要知道每一个学生就是一棵摇钱树。

人一多了,学校成了香饽饽,学费自然而然也就直线上升,现在社会发展起来了,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多数都是一个小孩,平时都是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娇生惯养,又加上电子产品泛滥成灾,农村留守儿童暴增,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大量的‘问题少年’,对这些人,怎么样教育真是成了难题。

武进自己本身就是这样的出身,对这事情也是感同身受,招收这样的学生是不缺生源的,这样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十三四岁,步入社会早了,继续学习又困难,成为了许多家庭负担,能有这样的学校接纳,也就谢天谢地了,还哪里在乎缴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