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销量不足3000万,略显疲态(第2页)
“这50台的数量一天的时间就全部都订了出去,这边还在不断接到消费者的订购请求。”
“要不咱们加到100台?”
新车大获成功,卢伟奇脸上的笑容都没下去过,炽影和风籁的限定版,在当天就被全部买走,甚至有人已经出价到了3000多万,请求转让订单。
可惜理都没人理,这车压根就不是跑的。
是拿来收藏的,别说3000多万了,只要未来几年内红星能在国际赛事上面取得成绩,5000万都买不到这种跑过纽北的原型车。
“这就卖空了?”
陈某人心里对此有所预期,但听到卢伟奇亲口说50台全部售空的话,还是略微有些惊讶,他当初给这台车定下的目标就是50台。
没想到这一天都没用完就卖空了。
看来红星的品牌力还是有些超乎预料啊。
纯电的跑车能卖这个价格,能卖这个数量,这对于华夏本土品牌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卖空了,所以我才来问问,咱们要不要加一下数量。”
“这50台预计在7月份之前就能交付,还是等交付完成再进行加单?”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把陈尘给问住了。
他也是第一次做超跑。
毫无经验啊!
加单肯定是要加的,不然这50台根本就收不回成本,但怎么加确实是个问题。
是交付完以后再加还是说像h20ultra那样直接有多少订单吃多少订单。
这两种可是不一样的选择。
皱着眉头想了几分钟,在卢伟奇的期待的眼神中,陈尘这才开口说道:“按照一个季度50台的加,同时观察订单情况,到一定程度的话就关闭订单通道,停产。”
卢伟奇闻言点了点头,这和他想的差不多,红星的产能差不多就是一个月能做到20台上下,一个季度50台的订单刚刚好。
这不是说不能更大的提高产能,而是提高产能不划算,这东西可没什么太大的规模效应,产的多成本就低。
材料在那放着,产的再多也不过就是几千台,谈不上能降低什么成本。
对于售价几百万的车来说,成本降低那么一点点,还不够增加的人工费用呢,不值当。
“好,那我去通知那些客户一声。”说完卢伟奇直接走出了陈尘的办公室,这些车的用户,都是不差钱的主。
也都是红星的高端用户群体,还是要好好维护一下的。
经常买超跑的同学也都知道,这玩意不是说你想买立马就能买的,牛马那些厂还得验资,下完订单还要排队,时间很长的。
红星没那么麻烦,给钱就卖,和这些客户解释一下产能问题,想必他们也都能理解。
卢伟奇出去以后,苏飞鹏又拿来一份文件放在陈尘的案头,“陈总,这是晓彦总给您递交的一份市场报告。”
“受全球经济影响,咱们3000元以上价位的红星手机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出现销量下滑。”
“整个季度销量不足50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