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第2页)
“啥时候换的保时捷啊?”
梁志光等着陈澈,示意着问道。
陈澈笑道:
“刚买没多久,人生第一辆车。”
确实,这辆保时捷帕拉梅拉还真是陈澈这一世拥有的第一辆车。
虽然不是他名下的,也不是他买的,不过从根本上来说,确实是第一辆。
梁志光在前走着,感慨道:
“行啊,你小子也长大了,怎么我听你妈说你以后不去美国上学了。”
陈澈道:
“嗯,重新选了个离家近点的,这外面千好万好其实都不如家好。”
“哈哈。”
梁志光笑了,两人很快踩着门前高坡进入了家里,看见了里面的情况。
整个梁家一共是4套院子。
这个胡同里两套院子,是梁志光(二舅)、梁永鹏(大表哥)的房子。
旁边拐个弯的不远处,在西侧第三户还有1套房子,是梁志峰(大舅)的房子,但主要是姨姥姥、姨姥爷在那边住。
位于村子里的房子就这3套,还有1套要偏僻些,挨着田地且位于村边,是前几年给梁立明(二表哥)结婚盖的房子。
梁家没有苏伟的房子,并不是没有给他准备,而是不需要准备。
一来,早在苏伟结婚的时候,苏美晴就给他在县城买了房,不缺住的地方。
二来,温丽娜其实不是邺县人,而是旁边的磁州人,因为温家只有两个闺女,所以过年的时候他们住那边比较多。
就算苏伟一家来这里住,要么是住陈澈家里,要么住在姨姥姥那边,或者梁志光家里,但基本上对方回家回的少。
苏伟虽然很小就寄养在姨姥姥家,但上完初中后就去了津门。
一直都是跟着苏美晴的。
而且男人嘛,大大咧咧的心不细,尤其是苏伟那德行,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跟姨姥姥这边不如苏美晴他们一家亲近。
…
“来,进来新新。”
“诶。”
如今陈澈进来的这个家,是表哥梁永鹏的家,这个家非常的大。
这套房占地面积足足有450平米。
这个家还是梁家的祖宅基地,二十年前苏美晴姐弟俩来的就是在这里。
不过那个时候,这套院子还是70年代建造的青砖绿瓦房,且当时梁家还没分家,原来院子更大,占地面积一亩多。
后来因为要给梁志光结婚,于是从这一亩多的老房子里摘出去250平盖了一套房,也就是胡同第二户那个一层的平房。
等到梁永鹏结婚时,又把剩下450平的老房子拆了,盖成了如今这样。
因为盖这套房子时,大舅梁志峰从陈天宏那边拿了钱,所以这套在2010年盖的房子,放到如今乃至后世都不逊色。
虽然比不上他们家的别墅。
不过也是钢筋混凝土,模样还有点欧式造型的小洋楼了,且院子是真大。
这套房占地面积450平还多,之所以分给梁志峰这么大,是因为要一家好几口住,梁志光当时没跟两个侄子争什么。
毕竟他也只比梁永鹏大7岁,他结婚的时候,两个亲侄子一个16岁、一个12岁,都已经到了准备房子的年龄。
不过想象都是美好的,现实很骨感,且涉及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姨姥爷、大舅、梁永鹏,外加一个当时没结婚的梁立明,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房子,房间虽然是够的,但三世同堂是一种幸福,其实也有可能是一种矛盾激增器。
梁永鹏的媳妇儿,也就是陈澈表嫂,闹腾了几年后,把人都闹腾走了。
正好,那一年陈澈姨姥爷的娘去世,且办完了三周年,他有个哥哥只有女儿,人家去女儿的城市生活,可能到死都不回来了,姨姥爷他们就住进了那套房子里。
后来梁立明结婚,又给他在村子边缘买了块宅基地盖新房,所以才有了如今的4套房,让梁永鹏占了这么大的院子。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表嫂闹腾时,刚生下梁家劲,又是家里吵吵闹闹,又是离婚什么的。
陈澈当时12岁,还在家里上学,也是让他都记忆犹新的一幕。
这些年乃至后世,表嫂都好多了,以前的事也成了一件被众人掩盖的伤疤。
“诶嘿嘿。”
陈澈跟在梁志光后面,走进这面积足足近两百平,通铺了水泥的院子。
刚通过门楼进入院子,他便在嗡嗡嗡的鼓风机噪音里,听到了惊喜的笑声。
转头看去,却见在这院子中央靠近小菜园的不远处,或坐或站着几个人,他们围在一个铁锅前,锅里热油滋滋作响。
铁锅从锅底冒出,在慢慢暗淡下来的天色中,把周围几个人的脸庞映的微红,像是冬日里的暖阳。
一位身材发胖,圆头圆脸,头发已经白了多半的老人坐在铁锅旁,手上抓着长长的筷子,似在翻动油锅里的东西。
他面容慈祥、笑容和蔼,脸上皮肤算的上整洁,并没有太多的褶皱,除了有些胖以外血色红润,精神更是神采奕奕。
看见陈澈,老人露出最开心的笑容,只是嘴上却是用着埋怨的语气道:
“咋来这么晚呢,不知道早点来。”
听见老人流利且富有感情的话,陈澈走近了一些,鼻子突然一酸。
眼前距离只有四五米,目光望向自己埋怨中还止不住笑意的老人,正是陈澈的姨姥爷,是一个爱笑且大方仁慈的人。
陈澈克制着想哭的冲动,指尖抑制不住微微颤抖着,这是很奇怪的感觉。
记忆里,他见过姨姥爷住院、瘫痪在床日渐消瘦,甚至是死亡身体僵硬、面色发白的样子,可如今却是精神奕奕。
说起来还挺吓人的,不过陈澈这会儿心里更多是高兴,是欣喜。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陈澈的爷爷陈长州是一个相对来说沉默寡言的人,而且脾气还倔,就是老年人群体里的杠精,其实一点都不可爱。
可姨姥爷不一样,爱笑、爱说,而且会疼人、能疼人,也十分疼爱陈澈。
虽然这不是陈澈的亲姥爷,不过从他出生起就是被姨姥爷看着长大的,真要说起来其实不比别人的亲姥爷差什么。
走近的两步,陈澈视野模糊了一瞬、精神恍惚了一瞬,只不过很快被他压制下去,脸上带上真实的笑容,嘴上道:
“在县城里办了点事儿,忙着忙着一天就过去了,没想着能过这么快。”
“嘿嘿。”
老人闻言嘿嘿笑了笑。
这时,围在铁锅周围的一个男人一起走了过来,替梁志光和陈澈拿东西。
“姐夫在家呢。”
走到陈澈面前的是一个1.76米左右、身材消瘦的青年,他年约二十来岁,穿着牛仔裤和polo衫,五官倒是一般般。
这就是表姐关小琪的丈夫冉文涛,后世因为姨姥爷、因为过年,他们见的次数多一些,不过如今其实他们没见过。
他们是今年年初结婚的,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陈澈都没在家里。
所以冉文涛对陈澈压根也没印象,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人。
不过在听见姐夫二字他倒是也没多想,毕竟通过婚纱照等途径知道他长相的方式多了去了,或者靠猜也能猜出来。
而听到姐夫二字,冉文涛倒是挺开心的应了一句,直接接过了所有东西。
陈澈也没太客气,看着他们三人拿着东西走远后,重新看向老人处。
此时坐在铁锅前添火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他身材消瘦不算胖,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七,模样倒还算是俊俏。
这是陈澈的表哥梁立明,性格温和、不骄不躁,是一个老实孩子。
在铁锅另一边有两个板凳,上面放着大大的瓷盆,里面盛放着白粉状的东西,另外一个不锈钢盆里,则是炸好的食物。
在两个盆中间,则坐着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她身材匀称略显瘦,穿着宽松的短袖,露出蜡黄发暗的肌肤。
一张经过岁月洗礼的圆脸上有些皱纹,泛黄的头发藏着一些银丝。
这是陈澈的大舅妈王玲芳,身材矮小只有1.55米,是一个性格谦恭,任劳任怨但也会偶尔发点小牢骚的普通农村妇女。
此时院子里还有其他人,但铁锅周围只剩下了三人,陈澈很快走到跟前。
王玲芳主动道:
“新新,暑假咋没回来啊?”
陈澈应道:
“今年我自己试着干了点小买卖,所以就没回来,这不是回来看舅妈了嘛。”
王玲芳手中的动作没停,还在往锅里放东西,油锅滋啦啦作响,她笑着道:
“你这孩子,越长越派气了。”
派气,是北方山河四省一带的词汇,形容一个人外表阳光、气质好,也可以形容场面、为人很大气,很有实力。
“嘿嘿。”
陈澈笑了笑没接大舅妈的话,很快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递给梁立明道:
“明哥,你一直没走哇?”
梁立明点点头。
差不多两个星期前,随着一个婴儿的啼哭声降世,梁立明就当爸爸了。
当时苏美晴虽然还在国内,但已经接到了秦雅南去美国的邀请,再者梁立明是一个侄子,就没有着急回家看孩子。
梁立明今年23岁,比陈澈大3岁,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在邯郸上了一个职业技校,学的是美容美发干理发的。
如今在邯郸一家理发店上班,每个月三四千块钱的样子,勉勉强强。
其实陈天宏那边有大把工作,只不过梁立明性格温和干不了包工头,当工人他又嫌累,做文员吧他又觉得没意思。
梁志光那边也有很多工作,但要么就是服务员也累,可当店长他又不合格。
而且明哥闷闷的,有自己的心思,也从没有要求别人帮他、拉他。
理发师这行业能挣钱的人是少数,明哥有点小帅,但他没什么情商口才是硬伤,后世明哥还是改行了,而且去了工地。
只不过却是室内装修,专贴墙纸,一个月平均下来万把块钱吧。
“咦~”
场间,陈澈递过去一根九五至尊,在梁立明摆手拒绝的时候他还楞了楞。
紧接着他也想起来了,明哥这个时候还没去工地,没学会抽烟呢。
上一世,他们兄弟几个过年坐一起喝过几次酒,明哥吞云吐雾老熟练了。
短短六年,时间真能改变人。
梁立明不抽,陈澈当然不会劝,很自然的把烟重新放进烟盒里。
这时,旁边老头吹胡子瞪眼道:
“诶,你把烟揣口袋干嘛。”
陈澈回头笑道:
“明哥不抽,舅妈也不抽,我总不能硬把烟塞到我哥嘴里吧。”
老头瞪着眼睛笑道:
“我抽啊!”
陈澈摆摆手笑道:
“你还忙着呢,别抽了。”
老头闻言,直接把筷子给扔到了不锈钢的盆里,摊开手故作不高兴道:
“我现在不忙了,你这孩子递烟怎么能落下人呢,这个毛病不好。”
的确,递烟落人不礼貌。
熟悉的人还好,如果是不太熟的人或者是陌生的长辈、领导,要么你就别拿烟,既然拿出来了如果落了人,会被别人视为不尊敬的行为,平白无故惹了别人。
很简单的道理。
别人有,我却没有。
那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这倒不是说递烟规矩多,是因为递烟本身就是一个加分项,你既然想拿加分,就必须下功夫,眼睛、脑子得在线。
如果觉得繁琐,那就不带烟,你本身不抽烟也不递烟,一般场合也没什么。
陈澈当然知道递烟的规矩了,只是他是故意的,见老头抗议他笑道:
“那也不行,我都放口袋了。”
老头闻言伸手要道:
“你这小子,抽你颗烟还多了。”
陈澈笑道:
“我都戒烟了,你也少抽点吧,还忙着呢抽什么呀,我去屋里找我姥了。”
随着旁边梁立明笑出声,老头看着陈澈真离开的背影,也是被气笑的喊道:
“诶,你这兔崽子,等会赶紧出来,这刚炸好的酥肉,你最喜欢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