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和米酒 作品

第259章 培训先行

有设备、有工人、有订单,按照道理,配上场地和能源就可以直接生产了,但实际上还差很远。

伟大的三十年,除了极少数产业,内地普工的水平并不高明,很难匹配高良品率的生产要求。

最直接的,沈飞当年300架交付,只有一架能飞的事儿,离着可不远。

想要让这帮日本投机者稳下来心思,就必须做好提前量。

林飞能想到的,那就是工人大培训。

在云朗怎么搞,在蛇口就再复制一遍。工人学校么,顶多也就是搭一点食宿成本,日本老板们显然能承受得起。

几天之后,林飞写了一个蛇口轻工产业招商落地方案,递交到了陈总指挥的桌子上。

“不错么,年轻人做事就该雷厉风行!”

看着林飞用精细化表格做出来的项目推进管理工具,老陈满脸欣慰,高兴的烟都顾不得抽了。

“好好好,你写的非常详尽,我很支持。这样,我这边给你批个条子,然后有什么需求,你去找港岛的招商局办公室申请。不要怕麻烦,咱们组织内做事,总要讲一些程序。我会特别关照的,绝对没人敢难为你!”

从陈老总这里出来,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泼天的富贵,居然就这么到手了。也不知道为啥,所有人都那么穷呢,连一点自我发展的机会都没有。

明明一切的有利条件都摆在眼前,但是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天天摇头兴叹。

他不了解这个时代,只在网络上和电视剧里,瞥见过一星半点。

人们说这个年代的人眼里有光,活的有尊严。

光,他是看到了,只在极少数的地方。

更多的人,是麻木的,是灰色的,是靠着惯性僵硬的缓慢前行。要是没有邓工的改革,感觉一切都要迫近终点,即将进入一个无法逃脱的漩涡。

感谢改革吧,至少能让更多人从一潭死水中挣脱出来。

回到港岛,他去了一趟中环的招商局办公室。

地方很大,占了两层的面积。人员也很多,看办公位置至少有上百名员工。华润和中信都离着不远,同一栋楼里都有办公室。

林飞这个轻工业招商处属于特别设置,按照制度,是不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事项放在一个编外的年轻人手里的。

不过特事特办,是当下的特色。

特区么,不特办叫什么特区。

接待林飞的是一位荣姓的高大青年,这大个子,接近一米八五,比林飞还高半个头。

英语说的非常正宗,跟港府的官员一个伦敦腔。

林飞要组织一个独立办公的自行开展业务的办公室,申请主要是各项费用和组织编制。荣姓高管看了他的申请表,眼中透漏着疑惑和羡慕,几次在审核过程中偷偷的叹气。

羡慕吧,咱上头有人!

预算一共要下来二十万,支票是花旗的,柜面随时可以支取。编制十二个人,一个组长,两个副组长,三个办公小组。

林飞拥有全部的财务处置权和人力管理权,业务汇报直接对陈老总,将来可能是袁老。

拿着印章出来,林飞整理了一下衣领,得瑟的想到,自己以后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正处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