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历史宜粗不宜细(第2页)
说回拍照,文化局从苏大送过来一老一小两个教授,岁数大的瞅着该退休好几年了。
老爷子姓陆,大学恢复招生之后,被苏大返聘,现在任职园林学名誉主任。后面跟着的,姓周,是他的学生兼女婿。
有了专业人士指导,这回看园林,就能分出来层次了。
欣赏园林不同层次的美需要从多个维度去体验和感受:
先说眼睛,观园林中建筑、假山、植物等的形状、线条和比例,这叫形态美;看色彩搭配,如花木的颜色、建筑的彩绘、水面的倒影等,如何随季节变化,这叫赏其色;欣赏阳光透过树梢、窗棂的光影效果,以及月夜下的园林景致,这叫得其影。
在听觉打造上,园林特意设计的流水声、风铃声、雨打芭蕉声,这叫得其妙。
嗅觉、触觉上面也各有设计,心思巧绝。
如果要通过绘画和摄影表现园林,核心在于——尺度之美。
所谓方寸见天地,说的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一座园子,等闲就要修个十几年。长一点的,可能要三十年往上,历经多待增补完善,可称“无一处闲笔”之佳作。
老人听说要往海外推广苏州园林,兴致来了,一边吟诗一边给俩人普及园林常识。
“你们知道乾隆下
江南吧,红楼梦看过的话,知道曹雪芹祖上做过织造局的官儿。当年狗皇帝修西宫,就是从咱们这调的工匠。老曹家怎么败的,就是在修园子上糊弄事儿,导致西宫修的不伦不类,惹怒了狗皇帝。........”
上课不但能学知识,还能听八卦,这笔学费没白交。
之后,老先生一处处给俩人讲解,什么叫做“士大夫风雅”,园林美学是如何具体实现的。
又耽误一天,彭飞打电话到宾馆,说那头销售已经启动了,等他回去定印刷数量呢。
印刷厂也一堆儿的事儿,现在搞研发的工程师都顶岗了,他这个大老板还是赶快回来主持大局吧。
处理完自己的事儿,赶紧给老高打电话,委婉的把事儿说了一遍。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把事儿闹大了,人家这是天龙人的潜规则。
关之琳还得继续学习,这次不会跟着回去。
不过,她现在被几个老师给洗脑了,一门心思要联络资源,帮老师们打通关系,跑到港岛去打工。
真的是打工,这几位昆曲大师,一点没想担当主演拍电影的事儿。就是想唱个堂会,挂个戏班子,日常接点演出。
人的志向是会被磨平的,再怎么厉害,十几年如一日的清苦,她们早就没了心气儿。别说唱堂会,要是刷盘子挣钱,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与其拿着几十块工资半死不活,倒不如放下包袱,好好挣钱过日子。
这事儿林飞暂时还管不了,如果真要扑奔,他们应该去找邵氏的方姐。邵氏当年拍了不少黄梅戏电影,这条路子趟的熟。
临别之际,美人送上香吻,说一定好好学习,元旦回港给他表演《桃花扇》。
这回走得急,虽然苏州没有机场,但沪城已经有了飞广州的班机。林飞乘火车东去,两个小时抵达虹桥,然后直奔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