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老高的决心(第2页)
同车的另一位也是领导,搞文化的,说是来杭州参加笔会。
看老高穿着不俗,起了攀谈的心思,俩人就东拉西扯的聊了起来。
“您是武汉人啊,那可是大地方,祖国的心脏啊。是不是发展老好了,比杭州还得漂亮吧。”
作家笑的有点尴尬,武汉好么,当然好。计划中的工业中心,国家技术储备基地,高等教育次中心。地位那是没的说,在全国战略排位上,至少要进前三。但日子呢,那还真不能说好。究其原因,就是系统太多、太杂。
都说武汉湖多,但武汉的经济是,岛多。
一个个大企业,大单位,就像是武汉三镇上,一个个割裂的岛。
好的地方,那就像天堂;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臭水沟。
“比不得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老哥你是哪里的,听着有些中原口音。”
“不愧是大作家,真见多识广。说起来我老家,那您肯定知道,武松打虎的
地方。”
作家果然见多识广,不单知道清河,连附近的临清和夏津也知道。人家全国各处采风,一年走几十个城市,比记者去的地方都多。
说起来各地民俗、文化、历史,那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俩人聊到南京,才又上来第三位乘客。这位是个干部,出差去首都学习,在南京是搞工商管理的。
这回话题不聊文化了,转到中央正在推进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上来。
干部说,中央决定,从全国抽调优秀干部,先一步到南方支持对外开放。他就是去学习培训的,明年就去鹏城了。
这一路,老高是学习了不少,比在农垦局工作两个多月的收获还多。
一下车,他没直接回局里,而是直奔六师在哈城专设的办事处。林飞走了,这个部门可没撤,反倒是做大做强了。
现在的负责人是钱政委的心腹,肖爱文。原来是师部的办公室主任,下放地方,大小也得是个副处。
一进屋,肖主任就打趣他。
“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你比我职位高,这算个怎么回事儿。快放下,快放下,我请你喝杯白开水。”
老高把东西往凳子上一放,累的呼哧带喘的。
“你自己坐公交回来的,咋没让派车接你?”
等老高喘匀了,接过来水缸子,咕咚咕咚灌了个饱儿。“我笔头子不行,有重大消息向上汇报,这不着急见你么?”
见老高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肖主任也正经起来,赶忙问到底是啥事儿。
“就业,就业的事儿我有主意了。不光要靠招商,还要靠自立更生!这次出门算是捡着了,见了外面的形势,咱们得赶快改变。”
路上跟作家和干部聊多了,他现在说话都有点文绉绉的。
“你坐下慢慢说,你别是招商没成功,给自己找辙呢吧?”
“放屁,我老高是那人么!这回我是取到了真经,赶快帮我代笔,把想法都写出来。”
好么,一个营级干部,直接跑来指挥师部大秘书来了。
见肖主任没反应,他打开兜子,从里面掏出来一盒苏州荷花糕。“你看这个是啥?”
肖主任一见此物,眼睛笑的都快找不着了,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只剩一个喉咙在吞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