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和米酒 作品

第172章 商业文化

今早不吃包子了,这回是一家苏州风格的茶楼。

看着古香古色的,怕不是有几百年历史,至少也能追溯到某人屠杭州。门口一对儿半人高的石狮子,雕得娇俏可爱。

看老高纳闷,林飞出言解释。

“这对儿狮子是舞狮的那个狮子,老有名了。据传说,这家店的第一代,就是靠舞狮攒下的家底,开了这栋茶楼。”

苏州有两种早餐,一种是给工人吃的。最早是面向运河工人和丝织工人,后来民国了,就相当于面向穷苦大众。早上就吃的油腻厚重,烂肉面、杂鱼汤、面果子,小油饼。

另一种是面向有钱人的,相对来说清淡和豪华一些。

灌汤包、虾仁馄饨、汆鱼丸、盐水鹅、老字号的点心,再配上苏州人喜欢的莲子羹。

今早出门没带小胖子,他俩一人叫了一碗馄饨,又点了蒸饺、灌汤包、鲜肉粽等。看林飞还要点,他赶紧出手拦下,“臭小子,行了,知道你有钱。咱爷俩多大的肚子,也不怕撑死。”

很快,服务员端着一个漆木托盘上菜。

摆上来他才傻眼了,那蒸笼还没个碗大,每个里面就放一只包子。以前听人说过南方饭量小,今天他可真长见识了,不白活一回。

林飞特意叫了一份虾油,混合了酱油醋和姜丝,用来蘸碟。

别说,味道还真不一般,那股香味,比红烧鱼的汤汁还足。要不是不好意思,他都想跟店里要点,拿回去蘸馒头吃。

林飞指着碗里的馄饨,“高叔,你可得吃明白了啊。现在吃的东西,可就是咱一早上去看的,好好瞅瞅。”

老高一琢磨,虾仁馄饨,虾仁蒸饺,估计鱼丸里也有虾肉,灌汤包里估计放了虾油。

好家伙,一只虾,还能有这么多吃法,真特么长见识。

“叔,待会吃完了,再领你去个好地方。有个零工市场,专门干零活儿的,特别活泛。”

“那东西有啥看的,别看我不咋在城里,当年火车站我也扛过大包。”

“您就看着吧,待会肯定让您大吃一惊。”

付账的时候,吓得他肝颤。俩人一顿饭,居然吃了十一块钱,这可就是顿早餐啊,还没见着红烧肉呢。

八点多,俩人开车到了一处旧货市场。

这地方临着运河,房屋老旧,街面也不宽敞,不知道为什么会选了这个地方。

快十月底了,天气不算太凉,一帮人男女老少的,三五成群蹲在街边等活儿。见林飞他俩过来,立马有人搭腔。

“这有啥好看的,你到底要说个啥?”

转了一会儿,大多是干苦力的,妇女也以打扫卫生为主。这样的人力市场,北方也有,一般在哪个大桥下什么的。

然后林飞又开车带他到另一个地方,这回就在大院附近,街边的铺子里,打零工的人面貌也更好一些,起码脸上都带着笑容。

门头上写着几个大字——万青装修工程队。

一进门,就有人负责讲解。业务繁多,从户型拆改,到门窗更换,家具打造,地板重铺。甚至还有老手艺人,可以修补明清家具。

这工价可就不是力工的价格了,人家工程质量是有保证的,可以签合同付违约金。

他们等了一会,这生意客户还不少,不到半个小时,至少成了两单。

从店铺出来,老高这回是憋不住了,林飞要是再不说干啥,他打算扭头就回宾馆补觉去。

“叔,说能说一万句,但不带你来看,你总归是不相信的。要我帮你介绍几个厂子,但你得明白商业是咋回事儿,能不能解决你想的问题。咱爷俩不能光说空话,要办就得把事儿办利索了。”